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航天员在太空生病了怎么办?王亚平在上海科博会上与观众交流

   2018-08-27 上观新闻
62
核心提示:  “任何时候都得让能力去等待机遇,这样才能把握机遇、实现梦想。”今天上午,在上海科博会“青少年对话


  “任何时候都得让能力去等待机遇,这样才能把握机遇、实现梦想。”今天上午,在上海科博会“青少年对话中国航天员”活动现场,中国科普宣传大使王亚平分享了自己成为女航天员的心路历程,向青少年播种航天梦想。现场观众聚精会神、掌声不断。

  “王老师,在训练过程中,您觉得什么最辛苦?”一个孩子问道。王亚平说,为了练就过硬的飞天本领,航天员需要进行8个大类的上百个训练科目,许多项目挑战人的生理极限,其中超重耐力训练最为艰苦。由于在载人飞船加速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航天员的身体要承受不同程度的过载,他们必须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接受训练以适应这种环境。过载是一种什么感受?以过山车为例,急速上升或下降时,过山车带来的过载是体重的2倍左右,而航天员需要适应的是自身体重的8倍。“每次训练,我们的面部肌肉都会严重变形,呼吸困难,甚至丧失意识。”



  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生病了该怎么办?王亚平告诉观众,进入太空后的48小时内,航天员将度过一段“危险期”,很可能得“空间运动病”。因为当人体突然来到失重环境,血液就会倒流,航天员的前庭功能会出现紊乱,严重者会产生空间定向失常、头晕、恶心、胃肠不适等症状。这将严重影响空间任务的执行。为此,航天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以适应这种环境,同时要接受医疗培训,生病时能进行自我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难以自我诊治的疾病,地面上随时待命的医生会通过天地通话,为航天员提供帮助。

  “除了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我怎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女航天员呢?”一名一年级小学生问。王亚平向她讲述了自己的感悟:“2009年航天员面试选拔时,杨利伟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当时回答,成功是50%的个人能力加50%的机遇。”能力与机遇相辅相成,这恰是王亚平圆梦的原因。那时的她,在年龄、飞行能力、飞行时长等方面,均符合女航天员的入门资格。她鼓励小观众,只有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让个人能力等待机遇,才有可能把握住机遇,实现梦想。“希望你们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



  作为中国科普宣传大使,王亚平近年来为几十所学校的学生科普航天和太空知识,希望成为孩子们梦想的播种者。提及目前的工作任务,她表示,除了不间断的科普工作,她还一直坚持训练,为迎接新的飞行任务和空间站任务做准备。“能够再次飞上太空,是我最大的梦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