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科研项目因职称不达标而失败,相关规定能否放宽条件,让更多人才参与竞争?”昨天,一场科技政策制定者与基层科研工作者的辩论赛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举行。辩论双方分别来自市科委发展计划处党支部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党总支,他们就“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是自身努力还是政策环境”展开辩论。记者从辩论赛上获悉,上海科技政策、人才政策近年来在不断改革,如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评审对参评者年龄、职称的要求已经放宽。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意见》,提出深化“三评”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制度。近期,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对科技评价“四唯”问题进行集中清理。
如何在这一背景下,看待科技人才成长和政策环境问题?正方一辩、市科委发展计划处党支部辩论队队长王晶指出:“政策固然重要,但只是‘1’后面的那个‘0’。而关键的‘1’,是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自身努力奏响生命的最强音。”反方一辩、来自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党总支辩论队的王磊则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戳中当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过程的痛点问题,表明立场。
在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友立足现实问题展开交锋。“我们从来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伯乐,培养人才的政策,你们为此搭建了怎样的平台呢?”面对反方辩手的逼问,正方三辩王敏杰立马起身侃侃而谈,列举了近年来市科委在科研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创新之举。如2016年修订的《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将科技工作者劳务费占资助总额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至30%,并加大了对基础类项目或课题的经费支持力度,将这类项目的劳务费资助比例由20%提高至50%。就“槽点多多”的科技人才住房政策,王敏杰表示,市科技两委今年8月和上海地产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明年,科技人才的住房难问题就能有所缓解。
“作为一家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科研单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15年来成功发射41颗卫星,以及‘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难道不是我们努力投入科研工作最好的证明吗?”面对正方辩友的反问,反方三辩为同事们的默默付出正名,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
这场辩论赛不仅是唇枪舌剑,也是科技政策制定者与基层科研工作者的深度对话,就对方工作的成绩和难处有了充分了解。“科技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原来上海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大多是博士。”……辩论赛结束后,双方队友都刷新了彼此的认知和理解。
在活动总结时,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贺莉对上海青年人才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也指出,上海科技政策制定者在改革人才评价等方面很有作为。据她介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从今年起,对年龄的限制从35周岁拓宽到38周岁,并取消了正高级职称这一门槛,更为看重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潜力。(作者 俞陶然 吴佳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