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他破解了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却坦言如果当初知道如此艰难,6年前未必有这个勇气

   2018-11-21 上观新闻
25
核心提示:  归巢,一个看上去有点文艺气息的词汇,背后却蕴含着一个多年来未解的重大科学问题。正是因为造血干细胞


  归巢,一个看上去有点文艺气息的词汇,背后却蕴含着一个多年来未解的重大科学问题。正是因为造血干细胞与生俱来的“归巢”能力,其被广泛应用于血液、免疫和肿瘤疾病的治疗,然而归巢在体内如何发生一直不为人所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潘巍峻研究员带领团队,破解了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如果当初知道这是一个如此艰难的过程,6年前的我未必有这个勇气。”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潘巍峻坦言。


潘巍峻在发布会现场。(黄海华 摄)

  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如果科学研究要做30年,在起点处,应该做什么?潘巍峻至今都很感念,从2012年初回国到7月建立独立研究组的那段日子,当时36岁的他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经常辗转反侧。

  渐渐地,“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一想法越来越清晰。在任由想象力信马由缰时,他想到生命是个过程,有着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究竟哪些是源头性问题呢?人的一辈子和干细胞分化过程很相像,小的时候虽然什么都不会,但就像干细胞一样未来有着许多可能,长大后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就像造血干细胞分化变成不同的血液细胞。然而,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尽管作为一个基本概念被提出已超过半个世纪,国际上许多实验室也为之探寻过,却始终没有解析出个中机制。面对这一科学难题,潘巍峻跃跃欲试。要想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就要在活体内做细胞生物学研究,优化或者打破原有的研究体系。

  “我之前的研究并不涉及这个领域。”潘巍峻早年的研究方向偏重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后期涉猎遗传学和血管生物学研究,对于造血干细胞他是个“门外汉”。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潘巍峻踌躇满志地开启了这一课题。从一开始,他就构划要有一个宏观的研究视野,这也是有别于“从局部来推测整体”的国外实验室最大的不同。



  事非躬亲不知难,但他没有想到会这么难。用什么成像手段来解析归巢过程,需要大量对照和重复实验,这就用了一年半时间。“当时,并不知道前路在何方,有时也怀疑自己是否胆子太大了。”失败,却接踵而至。2014年,由于建立成像系统时没有考虑到光毒性,产生了一些假象,潘巍峻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挣扎了三、四个月,最后下定决心优化成像条件。

  转机出现在2015年初,他们第一次在活体内观察到了造血干细胞的行为,眼前的景象“非常生动”,令整个团队为之振奋,经仔细研究后发现和文献里描述的假设大不一样,这让他们更加欣喜。又经历了3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末他们把论文投给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从投稿到接收仅用了6个月。

  3个月差不多干了一年半的活

  6个月的背后,是这支平均年龄27.2岁的团队长达6年的努力。实验最紧张的时候,潘巍峻和这项工作的核心攻关小组(博士研究生李丹彤、薛文志和李美)每天只睡4到6个小时,很多时候就连走路也在积极思索和规划。在国外做博士后工作时,他和父母每周一次视频通话,雷打不动,回到家乡上海后因为忙碌反而见面少了。


潘巍峻研究员及其核心研究团队(后排从左向右为此项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美、李丹彤、薛文志。)

  “黄色纸条写着鱼的出生日期,红色纸条表明可多喂食,白色纸条是做实验的情况。”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跟着潘巍峻走进斑马鱼实验平台,听他如数家珍。平台搭建之初,潘巍峻也和学生们一道喂食、清洗鱼缸,只要有新的实验“开张”,他总是亲自给学生做示范。该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潘巍峻就带着学生广泛地学习文献和专业知识,或从有经验的实验室从头学起。

  “我经常鼓励学生和我讨论问题,这时候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潘巍峻特意把自己的办工桌设计成了会议桌,经常在这里和学生们进行“头脑风暴”。今年春节前,论文需要补充一些实验,三位第一作者都向潘巍峻表示,春节就在实验室里过。由于要捕捉细胞分裂的精细化过程,往往需连续观察十多个小时,学生们有时盯到凌晨6点还舍不得回去休息,因为早晨8点还有其他实验需要做。“这个阶段,我们用3个月差不多干了之前一年半的活。”

  除了造血干细胞归巢课题,潘巍峻手头上的其他课题,也都和疾病有关,比如血管退化问题。“很多人在研究血管新生,但很少有人研究血管退化。我们拿了纳税人的钱做研究,既要为生命科学提供理论基础,也应该优先选择那些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课题。”在他看来,不同学科之间,不应有太多的边界,关键是要找寻有价值的最基本的科学问题。

  “我很庆幸自己在上海找到了最好的发展平台。”潘巍峻感慨地说,其实在国外申请研究经费并不轻松,需要牵扯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他的实验室刚起步时就得到了支持,在最困难的2014年,他得到了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的支持,到了2016年关键阶段,他又得到了中科院“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基础与调控”战略先导计划的支持,“正是有了这些支持,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探寻科学问题。”(作者:黄海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