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刘永坦
【人物简介】刘永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他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体制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的系统研究。他在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有着精深的造诣,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他负责研究的“新体制雷达与系统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在雷达研究中,他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带宽信号与系统提出了新的补偿理论。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从未止步的努力。他将强大祖国国防作为毕生追求和坚守,领导和培育的创新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并成功实现工程应用,技术成果国际领先,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
从小埋下科技报国心
1936年12月,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家书香门第。在那个充满苦难的年代,刘永坦在母亲的教导下,培养出了很强的求知欲和爱国心。父亲也常常告诉刘永坦,科学可以救国,可以振兴中华。
1953年,怀着投身祖国工业化的决心,刘永坦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经过一年预科、两年本科的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作为预备师资之一,被学校派往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短暂的两年时光,他毫不懈怠,扎扎实实地完成了学习任务。1958年,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这年夏天,他走上了大学讲台,正式成为哈工大的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
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进修和工作。在伯明翰大学期间,他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雷达虽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不少国家因此致力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具备“火眼金睛”的本领。“中国也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刘永坦说。
1981年的金秋,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立刻起程回国。此刻,他的心中已萌生出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我学有所成,当然要回国。在英国,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成绩,终归是在给别人干活。回到祖国,我可以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
开创中国新型雷达之路
当今世界千余种雷达中,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也都有重要作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曾经对其进行过突击性的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获成果。
刘永坦根据当时世界上探测雷达的最新技术信息,运用自己在国外取得的科研新成果,采用了独特的新式信号与数字处理技术,提出了我国新型雷达方案。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促成了项目的启动,并组成6人科研小组。经过10个月的连续奋战后,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诞生了。1983年夏天,国内研究雷达的最知名专家们对这个论证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0年4月3日,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刘永坦及其团队的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目标出现在屏幕上。当时团队成员都流泪了,为的是成功后的狂喜,也为八年来不为外人知晓的艰辛——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刘永坦带领团队成员常常在条件恶劣的试验现场一干就是几个月,临到春节前一两天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短短几天之后又得返回试验现场。
严谨治学培育桃李
刘永坦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同时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从教60年来,刘永坦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过专业数学、电工基础等10多门课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又讲授了统计无线电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新课程。1989年5月,他主编的《无线电制导技术》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出版。几十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两部专著,主审多部著作。
刘永坦培养研究生更看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愿望、做科研的热情和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也反对学生选那些华而不实、脱离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空题目”,主张“真刀实枪放到真实的环境里去锻炼”。他的博士研究生们的课题都来自具体科研实践,都是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生命的意义。”刘永坦说,“新体制雷达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完成,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还很迫切,所以我不能懈怠。”(记者 郜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