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这家500强百年工业巨头在上海藏了哪些秘密?都在这座体验中心里!

   2019-05-17 文汇报
33
核心提示:▲参观者们在霍尼韦尔感受高科技技术一台小小的空气净化器却融合了一家老牌工业企业三个事业部门的核心技术

▲参观者们在霍尼韦尔感受高科技技术

一台小小的空气净化器却融合了一家老牌工业企业三个事业部门的核心技术;一套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背后还有一整套工业体系支撑。在新消费时代,霍尼韦尔这家老牌工业企业以开放创新结合本土需求打出了新市场。

支撑起转型的诸多要素中,上海是一个关键词。

今天,记者跟随上海科技节“走进500强”的学生队伍们一起来到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企业霍尼韦尔。其科技事业部全球总裁张宇峰坦言,与上海同频创新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动力之一。

曾经成长在上海,如今创新为上海

如今,空气净化器是霍尼韦尔的主营民用产品之一。鲜为人知的是,这台设备里有多个霍尼韦尔的硬核科技,其中就包括了源于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这几年,像空气净化器这样由上海自主研发并走上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了。”张宇峰坦言,在十几年前,霍尼韦尔上海研发中心主要做的工作还只是将美国的技术方案进行简单化、低成本化。而如今,本土研发变得越来越重了。

▲霍尼韦尔的航空发动机

之所以有这种转变,张宇峰说,一是上海的本土市场对原创产品的需求更高了,二来则是多年技术积累后,有了足够的底气。今年,已经是霍尼韦尔来到上海的第15个年头,它见证并参与了上海科创的整个发展过程。“15年前,这里周边还是一片农田,如今却站满高科技企业。”张宇峰说,他相信,未来上海的科创能级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企业的创新频道调到了“上海频率”

不过张宇峰也有头疼的问题:如何留住人才呢?

大约从五年前起,张宇峰发现,上海的“双创”热潮“诱惑”了不少优秀员工下海创业。为了鼓励创新创业,也为了留住人才,从两年前霍尼韦尔开始建立“霍创空间”,主打内部创新。“有好想法的企业员工可以拥有三至五个月的脱产创业时间,同时企业内部的实验室、人才资源等全部开放,帮助他们把创新点子落地。”张宇峰介绍说,通过这一制度,企业内部一共孵化了三十多个创新项目,其中十几个都被投向了市场。

除了自我孵化,霍尼韦尔也走起了产学研的创新路。上海交大、华东理工大学都是霍尼韦尔的合作对象,通过这些项目,不但培养了一批人才,霍尼韦尔还帮助不少高校项目得到了企业应用。“我们每年都与上海交大有至少五个项目合作。”张宇峰介绍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