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吸引全球科学家近悦远来,李政道研究所预计明年八月竣工

   2019-08-12 文汇网
34
核心提示:李政道研究所效果图。(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指挥部供图)穿梭于张江科学城南区地块,一批大科学设施、创新转化

李政道研究所效果图。(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指挥部供图)

穿梭于张江科学城南区地块,一批大科学设施、创新转化平台、一流科研机构和产业提升项目正在拔节而起,李政道研究所正是其中的核心项目。作为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这座全新科研机构9月即将完成“正负零”建设目标;明年1月结构封顶,8月竣工验收。

瞄准世界顶级学术机构,李政道研究所自2016年底挂牌成立以来,正在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及基础建设方面发力狂奔。未来,这里将成为世界知名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向往的顶尖科学精英集聚地、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年才俊历练地。

高水平实验平台,吸引全球科学家近悦远来

一南一北两幢实验楼,中间以玻璃球体相连——选取宇宙纯粹、秩序的特征,本着简洁性、系统性、标志性三大理念设计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位于张江科学城孙桥科创中心单元,与中国商飞相对,总用地面积约41亩,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

整幢实验楼被分割成22间大小不一的实验室,其中,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室天体物理、拓扑超导量子计算是目前重点建设的三大实验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吴旦告诉记者,这三大实验平台对世界顶尖物理学家颇具吸引力。其中,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平台将建设世界领先的液氙粒子探测基础设施,实现对暗物质和中微子研究世界最灵敏的探测,将暗物质测量到“中微子地板”的灵敏度;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将利用高能量密度激光,在实验室再现和研究特定情况下天体的物理变化过程,并研究轴子的产生;拓扑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平台将研究拓扑超导材料、研制拓扑超导量子计算器件,为拓扑量子比特计算的科学问题进行基础性、前瞻性探索研究。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幢以李政道先生名字命名的大楼,充分体现出他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思想,专门辟出交流共享区域——连接南北大楼的玻璃球体。“未来,这里将展示各种科学之美,工作之余,科研人员会聚到这里轻松交流,说不定会在咖啡的浓香之下激发出新的艺术灵感。”吴旦说。

除了建设中的三大实验平台,李政道研究所还为未来科学前沿领域预留了充足的探索空间。

访遍全国,建一座独一无二的地下激光大厅

作为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的配套设施,地下激光大厅是李政道研究所最具特色,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单元,此前国内尚无一座激光大厅是建在地下的。

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激光实验中,因振动造成的偏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这意味着实验室的隔振效果要达到设计标准;而且这里紧邻河流,地下水位非常高,这无疑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为此,建设人员遍访国内多家激光实验室,拟定了大量施工细节。在整体地下室底板之上通过隔振处理后,建设团队又搁置了一块120米×20米的混凝土底板。这样,既达到了地下室底板一级防水的要求,又实现了激光大厅与主体结构间的相互独立。同时,由于靶室的防辐射要求,这一独立板块上还需整体浇注一堵高约10米的混凝土板墙。

和一般建筑相比,实验室对于房间的净高要求更严格。例如,激光大厅要求8.6米净高,拓扑量子部分需要3.7米净高。兼顾经济性和功能需求,项目各部分在施工之前都会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模拟并加以规避,避免因施工偏差造成的使用缺陷。

吴旦透露,李政道研究所还充分考虑到各国科研人员的工作习惯,通过一些人性化的贴心设计,让工作和生活于此的各国科学家倍感温暖。

聚焦21世纪最重要科学问题,学术声誉正逐步建立

四年前,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写信建议,参照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巨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家世界顶级研究所,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推动物理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

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于2016年挂牌成立,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李政道研究所将着眼于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科学问题,在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个方向开展重大研究。

实验楼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是,相关研究工作已有序展开。据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量子基础科学分部主任顾威透露,李政道研究所今年共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14次、各类学术报告约100场,邀请国内外近百位知名学者来沪进行长短期访问。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学者间的广泛交流,李政道研究所的学术声誉正在世界学术圈逐渐建立,初步形成了国际知名学术交流平台的雏形。(作者: 沈湫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