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特拉维夫举行的第三届中以创新创业创业大赛上,来自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等3个领域40家以色列创新企业,在投资、金融、技术等领域的专家评审面前,各自拿出“撒手锏”。
在对评委的采访中,北京鸿杉投资创始人补鸿杉说到一个有趣的对比:“中国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比较委婉,一般如果一个项目,我们说‘可能不行’,双方都了解就是‘不行’的意思;这几年和以色列创业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将其理解为’有行的可能’,而继续努力,这时候如果不明确表达’不行’,可能会有不愉快的结果。”
“可能不行”,到底行不行?小小的语意理解差异,仅是冰山一角。当越来越多中国创新创业探索,进入更大的世界舞台,如何更好地完成跨国、跨文化交流,是一道不可忽视的新题。
骗子,还是独角兽企业?
海尔集团以色列创新中心商务拓展业务总监周奕凤也是此次大赛的评委之一,她说起一家熟悉的以色列体感监测领域的企业。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一看,怎么是地下室,还有杂草,这么破,一点也不厉害的样子,”她说,甚至后来带国内的商务合作伙伴去考察时,对方一看办公环境,第一反应“别是骗子吧”。然而,正是这家公司,在体感监测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并且在以色列属“独角兽”企业。
“这家企业可能更加专注技术,而非漂亮的外壳,”周奕凤说,其监测技术精度,已经能达到“对苍蝇飞过的干扰岿然不动,准确识别人体”的水平,看似简单,但背后需要大量精细建模。
在与以色列创新企业的交流中发现,对技术的扣细节和务实,是其共同特点。而投资交流过程中,可能需要首先打破固有的高技术企业印象,去真正了解其技术和产品思路。
在此次创新创业大赛路演现场,汉语只会说“谢谢”的Gencell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尔·沙威特,在宣讲一开始,就播放了出了一段中文视频,生动介绍着企业核心技术燃料电池的技术背景,还配了中文字幕。
据悉,吉尔所在的公司已经开发出名为“能量云”的后备电源储能产品,目前已经在以色列一些医院的心脏科成功应用。“目前中国在民用备用电源领域中还有很大的市场,我们希望能与更多的中国企业、机构合作,来开拓这些空间,”他说。
台下,评委补鸿杉惊讶地发现,这个项目,去年自己作为投资方跟过。“对比今年和去年,这家企业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定位方面,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她说,这种转向的机敏,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位评委,来自金融领域的专家沈洁期待,中外创新创业企业之间,能有更多类似的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学习。
一个关于“担忧”的小花絮
据了解,此次创新创业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以中创新联盟和以色列创新署共同举办。在9-10日的初赛上,40个项目进行了精彩的路演展示,来自国内的15位投资评委,80多位投资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的代表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最终20个项目入围12月初在中国举办的领域决赛及总决赛。
同时,应中以企业的强烈要求,以中创新联盟、北京高创中心、上海中以创新促进中心、中以常州中以创新园、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等机构在创赛举办的同时,还举办了中以创新合作主题展示,以色列的200多位代表和参会的中国企业、机构、基金、中介机构现场交流与对接。
很少有人知道,成功大赛背后,还有这样一个小花絮——中以双方交流时,以色列创新署一位负责人坦言有“担忧”:国内从事高科技行业的约有30万人,中国和以色列技术交流越来越拓展,力度也很大,担心会不会把人才挖完了。“哪怕三分之一到了中国,我们的创新体系就出问题了呀。”这位负责人开玩笑说。
对此,上海中以创新促进中心负责人的回答,打消了这份担忧。
“以这次的大赛为例,宗旨是聚集中以创新资源,实现以色列创新技术与中国资源的对接与合作发展;促进两国企业、加速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他说,期待这份开放的姿态,能更好地促进合作平台向海外延展。当然也很欢迎以色列优质创新技术在中国实现技术转化,引进优秀创新企业落地,而上海目前的自贸区政策,也将为这种合作增添一份选择。
在他看来,无论是在企业之间,政府机构之间,寻找更好的沟通渠道、合作方式,都是摆在面前的新课题,需要在步步探索中,寻找合适当下的“共同答案”。
据了解,目前,以色列与中国间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项目约100个;联合研究和技术转让超过1.5亿美元;来自上海的企业在以色列投资约100亿美元。
今年2月,上海市中心最大产业园区——桃浦智创城将中以创新园列为最大项目。5月,建设推进会暨首批合作机构签约仪式”举行。该创新园以桃浦智创城为载体分三期建设,重点关注中以两国优势领域的联合研发项目、成果转化项目、早期产业化项目,吸引以色列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来沪开展合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