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樊春海
未来,具有人工智能的DNA或RNA机器人能够在动物和人体内工作,找到疾病根源、精准送药,甚至或许还能替之以健康细胞。这是极具挑战性的国际前沿科学命题。二十余年来,樊春海致力于生物传感基础研究,通过化学、生物、物理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要将核酸分析新方法在实际临床中转化、应用。
国际学术平台数据统计显示,樊春海已发表400余篇论文,被3万多次他引,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保持高质高产的秘诀是:“交叉”。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是樊春海的起点,他在科研生涯早期就实现了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交叉,开启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执着研究。后来,进入圣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艾伦·黑格的团队,这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物理学家特别推崇学科交叉,使樊春海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一下跨入学科交叉的前沿,发展出一种广受国际同行好评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为提升生物检测的性能,樊春海从纳米思维切入,纳米科学又是一个典型的综合交叉领域。2004年,他加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利用DNA分子卓越的自组装和识别能力,将其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实现精确的纳米构筑。樊春海还记得入职答辩那天,正值上海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历经十年艰辛筹备后获批。深受上海光源精神鼓舞,他决心做出同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
物质传输、能量交换和信号转化的场所——界面,也是实现微观世界科学想象的重要突破点。依然是“交叉”带来了突破,樊春海、胡钧、黄庆等组建了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物理学新概念和先进技术,以化学为桥梁,使生物学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突破。团队利用上海光源等先进物理手段并开展多学科合作打开了局面,相关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开放合作,一次次交叉融合,樊春海团队还将体外检测的生物传感探针应用到细胞内部,发展框架核酸细胞成像技术;依托上海光源,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的支持下自行研制显微镜,推动活体分析和脑成像研究;合作研究将纳米金刚石作为自噬抑制剂,显著提高三氧化二砷(砒霜)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一系列研究在《自然》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实现中国研究者在相关领域的不断突破,也成为被同行高频引用的研究基础。
现在,樊春海以王宽诚讲席教授身份在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工作,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框架核酸设计与纳米医学诊疗”实验室。他正在仁济医院与临床医生合作,尝试将生物传感器用于前列腺癌早期预警,希望发展低成本医疗检测。 (记者 易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