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吸纳全球创新成果

   2020-03-10 解放日报
35
核心提示: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国际科技文献索引系统)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国际科技文献索引系统)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扭转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理应首先为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国科技的初心和使命首先应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而推动世界共同进步。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趁热打铁,在借鉴世界先进科技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意义的中文科技评价标准体系。

实现语言、科技、经济的融合

一种语言代表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民族的人文风情、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科学思维范式和表达形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种语言的世界普及方式和程度,直接影响一国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目前,英语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语言,以英语为载体的科技成果也因此具有广泛影响力。例如,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全球发行量都超过150万份,俨然成为世界科学发展的风向标、指南针。能在这些杂志上发表论文,成为各国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其实,英语并不是第一种国际语言,拉丁语、法语也曾影响世界。一般来说,语言的国际化程度与一国经济发展的程度成正比。目前,全球范围的“中文热”,也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要虚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推动中文科技成果的世界化,实现语言、科技、经济的良性融合。要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创造经济新模式的同时,优化中文的世界传播方式,使中文科技成果成为中国世界形象的有机组成成分。

助力中国桥、中国路走向世界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成果正越来越惠及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以“一带一路”的科技合作为例。中国与相关国家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中国科技部还制定《“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科技创新平台。

中国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共建“一带一路”科学共同体、教育共同体和创新共同体,并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中国主导的科技合作项目初成体系,世界上几乎处处可见中国科技的身影,如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车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借助科技创新,正愈发肌体康健、奔跑有力。

在“中文热”和“科技热”的合力供暖下,我们应及时制定实施以中文为基础的科技标准体系,基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助力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走向世界、惠及人类。

推动中文成为科学通用语言

中国科技走出去依然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除了政治、文化方面的“软风险”外,还必须有能力与不同的国家合作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态退化等“硬挑战”。

要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可以脱离世界。事实上,任何形式的夜郎自大和故步自封只会阻滞科技进步。

我们要加强与国际科研界的交流合作,以“拿来主义”精神同步吸纳融合世界科技创新成果。在此过程中,要增强对科研评价改革的支持力度,拓宽多元化发展渠道,使中国科技有时间、有空间积淀孕育和发芽成长。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打破“西方迷信”,构建中国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以点带面,实实在在地为中国和世界科研发展提供新支撑,进而推动中文成为世界通用的科学语言之一。

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接受并逐渐习惯于用中文思考,用中文发表科技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跬步、汇细流,逐步搭建以中文和中国科技思维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只有这样,中国科技才能把全世界的智慧吸引进来,从而反哺中国的科技变革,推动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

(作者 孙宜学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