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球思想盛宴聚焦科技合作与创新共治

   2020-10-22 解放日报
25
核心提示:2020浦江创新论坛今天开幕。从10月22日至10月30日,本届论坛各项活动将陆续举行,吸引全球科技界、产业界、

101022_p10.jpg


2020浦江创新论坛今天开幕。从10月22日至10月30日,本届论坛各项活动将陆续举行,吸引全球科技界、产业界、政界人士和公众参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崭新起点上,中国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着力将浦江创新论坛打造成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信号释放地、重要话题引领地、重要论述策源地”。

在形式上,根据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本届论坛本着做强线上、做精线下的原则,采取线上与线下融合方式,着力突出云属性和全域直播推送,积极构建集图文、视频、专题、云展等为一体的融媒体聚合平台。扫描这个平台的二维码,公众可看到论坛直播、大会相册、会议议程和焦点荟萃,了解中外嘉宾的精彩观点,可以文字形式向嘉宾提问,还可“云游”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展会)。

在内容上,本届论坛“论道”与“展览”交相辉映,既有政界高层、学界泰斗和商界精英纷至沓来论道创新,携手打造一场创新思想盛宴;又有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展会)(INNO-MATCH EXPO)首次亮相。作为国内第一个以“创新需求”为主题的科技展览,INNOMATCH EXPO以“中国需求,全球揭榜”为宗旨,通过“需求侧引领、供给侧发力,服务侧助力”,将建立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助力中国创新的桥梁。

  新形势下探讨“科技合作与创新共治”

浦江创新论坛创办于2008年,是中国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高层次国际论坛。12年来,论坛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坚持科技创新主题、坚持开放协同理念、坚持平台功能发挥,始终聚焦创新网络、未来趋势以及青年力量,与智者同频,与科技共振,同心共力推动创新全球化进程。

12年来,论坛共吸引了全球千余位政界高层、科技大家和商界精英汇聚浦江,围绕国内外科技创新领域中的各类热点问题开展深度交流探讨,形成了一批对经济发展和创新具有突出价值的深刻见解,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层次国际创新论坛,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本届浦江创新论坛以“科技合作与创新共治”为主题。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本届论坛将重点探讨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开放合作,构建促进共同发展的全球创新治理体系,聚焦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本届论坛的主宾国为塞尔维亚,主宾省为陕西省。

拓展全球创新网络,聚焦“四个面向”

2020浦江创新论坛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进一步拓展全球创新网络:一是自2012年创设主宾国机制以来,届届延续、步步深化,今年塞尔维亚作为主宾国将亮相论坛,并设立国家馆,开启国际科技合作全新篇章;二是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讨会、“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轮番上线,将聚焦实验室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智库)合作;三是联合Science(《科学》杂志)、Nature(《自然》杂志)、CEP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PATH(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等国际组织,围绕青年人才培养、气候变化、全球健康等热点话题,重点打造YES Summit(科技创新青年峰会)、未来(科学)论坛、首届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

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战略导向: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面向”,推动科技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更好发挥科技支撑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二是陕西省作为本届论坛主宾省,重点参与了政策论坛、区域(城市)论坛、“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的策划与组织,并通过技术供需产品推介来展示近年来科技转移转化的创新成果。

进一步提升成果溢出效应:一是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Springer Nature、同济大学等多家机构共同策划,一系列研究成果将于论坛期间发布,包括《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报告》《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中国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0》等;二是一系列仪式、项目、奖项将于论坛期间落成、启动、揭晓,包括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云展启动暨中国创新需求发布、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绿色技术应用十佳优秀案例颁奖、上海市科学数据中心三年行动计划白皮书发布等。

  “1+1+16”亮点纷呈,展会邀全球揭榜

本届论坛活动主要内容由“1+1+16”组成:即1场主论坛(开幕式及全体大会),1场特别活动(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 EXPO,并设配套活动逾20场),以及围绕“一带一路”、区域、政策、青年科学家、创业者、科技金融、未来科学、新兴技术等话题的16场专题论坛、合作论坛及成果发布会等活动。

主论坛(开幕式及全体大会)今天下午3时召开,采取“线下主会场+海外连线/录播接入+网络直播”方式,主会场设在上海东郊宾馆。主要议程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和大会报告,由论坛主席徐冠华院士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科技部、上海市领导和主宾国、主宾省代表作开幕致辞及主旨演讲。此外,开幕式上将举行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云展启动暨中国创新需求发布、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等仪式。

首届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展会)(INNO-MATCH EXPO)将于10月28日—3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主题的科技展览,展会以“中国需求,全球揭榜”为宗旨,组织国内外相关团队开展对接活动,将建立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助力中国创新的桥梁。线下展区面积近万平方米并配套云展示,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板块——国家重大成果Techtop、企业创新需求对接Tech-need、世界桥梁Tech-world、中小企业创新产品首发Tech-new和特设展区(主宾国、主宾省),集中展示全国一万余项技术创新需求、500余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200余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100项共性需求解决方案以及5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

专题论坛

  

  聚焦创新合作、活力和趋势

  

2020浦江创新论坛的专题论坛呈现三大特点,聚焦创新合作、创新活力和创新趋势。

在聚焦创新合作方面,“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邀请到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巴基斯坦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以色列智慧城市研究院等多家外国机构负责人,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问题,交流各国“一带一路”科技政策和制度创新举措,搭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政策智库网络。

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讨会围绕提升全球光子科学机构协同创新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促进国际创新网络建设,打造一场全球顶尖学术研究机构的专业对话。

区域(城市)论坛将凸显长三角创新合作以及与陕西的创新联动,重点围绕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成效、问题和难点,以及如何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协同创新、优化创新格局、推动形成创新型城市群,如何将区域创新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紧密结合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聚焦创新活力方面,YES Summit(科技创新青年峰会)联合Science(《科学》杂志)举办,邀请《科学》青年科学家大奖获奖人和国内最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就他们对科研工作整体现状的看法,尤其是新冠肺炎会如何影响他们现在及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交流讨论。

创业者论坛将围绕三个维度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源生动力,探讨创新创业下的内生规律。

政策论坛将探讨政策创新,开发新的政策工具,以提高全球创新效率成为共同关切。科技金融论坛将探讨金融行业如何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更公平的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目标的实现。

在聚焦创新趋势方面,未来(科学)论坛1围绕“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创新、共治与合作”,作为会议季首场线上论坛已于8月31日举办。未来(科学)论坛2“新型量子器件和量子计算的发展”将汇聚量子材料和信息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讨论交流新型量子器件和量子计算制备、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未来量子材料和量子计算机的颠覆性技术及应用前景,旨在瞄准世界量子信息技术前沿,为推动我国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新兴技术论坛将分别围绕“物联发展新机遇 数字经济新动能”、“云时代的科学第四范式”、“数学与企业创新对话”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展开研讨。

绿色技术银行高峰论坛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主题,开设绿色技术银行区域合作、长三角绿色技术最佳实践以及绿色、健康、智慧北外滩三场专题论坛,共话绿色技术与发展趋势。

由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PATH(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联合承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作为支持单位的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明天将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举行,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与全球健康共治,旨在联动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跨界对话,共同探寻如何以科技合作为纽带、建立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以更加行之有效的科技支撑,佑护人类共同的健康、安全与幸福。

主论坛嘉宾

姚期智

作为世界现代密码学的奠基人,姚期智正在倾尽全力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他在清华大学先后创办了培养计算机人才的“姚班”、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智班”和量子信息中心。

近日,上海期智研究院入驻西岸智塔。短短数月,研究院就实现了从理念设想到落地入驻,人才团队也初具规模,已汇聚4位两院院士、20多位科学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上海期智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沪上高校及科研机构,瞄准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物理器件与计算、生物智能等6个方向开展前沿研究。

上海市政府为期智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市科委基础处负责人介绍,期智研究院作为一家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发挥领衔科学家的作用,在人才引进、任务布局、资源调配等方面给予科学家充分的自主权。政府部门对研究院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给予其稳定支持。

施一公

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短短9年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成为这所常春藤名校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由于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

施一公回到清华大学后,继续钻研生物学领域的难题。迄今为止,他领导的科研团队成果不断: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施一公培养的多位科研人员成绩斐然。其中,颜宁、白蕊和万蕊雪,是清华大学“学霸娘子军团”。荣获全球青年科学家奖的万蕊雪,是2019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的演讲嘉宾。今年,白蕊将作为《科学》优秀青年作者代表,登上2020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的舞台,分享她的思想洞见。

吴曼青

“国家利益是创新之源,自力更生是创新之本,协同作战是创新之路。只有将归宿定位到国家需要上,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我们的创新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活力,获得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这是吴曼青对科技创新的理解。

几十年来,吴曼青和他的团队一直坚定道路自信、坚持技术自主、坚决实干自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国重器”的责任和担当:自主创新了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的新方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机载预警、空间探测、卫星通信、对地观测等领域,使得我国在数字阵列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面对预警机事业遭遇大飞机平台无法继续引进的困境,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空警—500预警机;汶川大地震后,他主动带队赴一线指挥,利用先进的雷达成像技术找到失事直升机,打破西方专家做出的“中国人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找到失事机组”论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主动带领团队,汇聚国家多部委数据,指导研制“一网畅行—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系统”,在病毒溯源、疫情预测、疫情防控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数字化战“疫”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