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体系

   2020-12-16 文汇报
40
核心提示:G60科创云廊。记者 袁婧摄张江以人工智能岛为主轴,加快数字产业项目建设。 记者 赵立荣摄上海中心大厦安装

51216_p1.jpg

G60科创云廊。记者 袁婧摄

张江以人工智能岛为主轴,加快数字产业项目建设。 记者 赵立荣摄

上海中心大厦安装了“超高层摆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率可达约45%,该项目是产学研用多方合作的成果。记者 邢千里摄

切实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上海企业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核心地位更加突出,权威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的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522亿元,相当于上海GDP的4%,占全国总量的80%

向“卡脖子”技术发起冲击

高校、科研院所这一科创生力军的积极介入,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能级,助力企业向一个又一个“卡脖子”技术发起冲击

您知道吗?上个月飞行38万公里抵达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轨道器、近年在南极中山站越冬的我国极地科考队,都用上了上海产学研多方成功合作后突破的硬核技术。记者从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获悉,作为上海唯一的产学研合作年度荣誉奖,“2020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已于日前诞生。

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产学研进一步深度融合,既使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有了用武之地,也为一大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插上了翅膀,又助力国有大企业在一些“卡脖子”领域攻坚克难,取得突破,发挥“领头羊”作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上海的大中小微企业汇聚成科创重要发源地。

  看点

  

  为什么在上海中心大厦观景特别舒适

  

  关键词:企业创新主体

迪拜可谓高楼林立之城,一些去过迪拜旅游并登高观光的上海游客回国后发现,站在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上俯瞰浦江两岸,要比在迪拜相似高度的大楼上观景舒服得多,感觉上海中心摇摆的幅度更小些。

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徐斌解开了个中奥秘:上海中心大厦有632米高,在第125层安装了“超高层摆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阻尼器的作用是减振,在建筑受到风作用力摇晃时,阻尼器发生相对摆动,从而起到减振作用。上海中心在国际上首次将电涡流阻尼系统应用于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大幅提升了阻尼器的灵敏度、可调节性、耐久性等性能,该阻尼器的减振率可达约45%,大大提升了建筑品质。

当初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上海材料所以上海中心大厦工程的应用为导向,积极联合科研合作方同济大学、施工方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设计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业主单位上海中心大厦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研发工作,成功研制世界上首个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这一产学研用多方合作的《超高层摆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项目,获得今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特等奖。

上海已基本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海企业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核心地位更加突出,权威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的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522亿元,相当于上海GDP的4%,占全国总量的80%,特别是在国际技术合同交易上占全国总量的20%。上海的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探索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移和产学研合作途径及方式更为灵活多元,切实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上海早日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作出了积极贡献。

  看点

  

  为什么上海电气核电突破了“卡脖子”技术

  

  关键词:科创生力军

位于浦东临港新片区的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内,这几天员工正为一台“国和一号”核电蒸发器即将进行水压试验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台蒸发器有20多米长,最大直径达6米。该公司试验中心高级工程师鲁艳红告诉记者,水压试验就是在压力容器中输入特定的水和压力,以检验该压力容器的承压能力。一旦通过水压试验这最后一道关口的检验,这台蒸发器即可发运交付。“国和一号”为我国第三代核电站,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而核岛系统的蒸发器,更是重中之重。

正在现场的安全装备部副部长刘来魁介绍说,蒸发器内部关键部件换热单元主要由一块管板、10块支撑板和12606根U型传热管组成,管板和支撑板上需精密加工出25212个孔,同时通过高精度的对中安装定位,才能确保壁厚很薄的U型传热管毫发无损地穿过。由于难度高,这曾是核电制造中的“卡脖子”技术之一。

面对挑战,上核公司主动联手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发明研制了“蒸发器支撑板安装测量系统”等4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测量和监控系统,使其核岛蒸发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迄今为止,此技术已用于50多套核电蒸发器,成功安装在浙江三门,并出口南非。这一《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关键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今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的特等奖。

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卡脖子”技术,事关我国能否后来居上占领产业的制高点。而高校、科研院所这一科创生力军的积极介入,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能级,助力企业向一个又一个“卡脖子”技术发起冲击。

  看点

  

  为什么上海广为能“逆风飞扬”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

日前,一辆集卡满载着“广为”和“TOP DC”这两个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自有品牌的全数字高端逆变焊机,驶出厂区直奔洋山深水港,为的是赶上发往北美的集装箱班轮。公司总经理胡成绰说:“广为2019年的销售额是6.2亿元。今年全球经济遭疫情打压,我们年初还捏着一把汗,担心销售断崖。没想到,到10月份公司销售已破10亿元,眼下正向全年销售破14亿元冲击。”

产品海外销售占比达95%的广为,何以“逆风飞扬”?原来,今年疫情暴发后,全球焊机生产厂家经历了一次大洗牌。得益于中国有效抗疫,及时复工复产,核心技术上握有自主产权的广为,产品量质并举,拿下了大量北美订单。

广为在1997年创办之初,产品还仅是低端的汽车电瓶配件。一家小企业怎么成长为行业“小巨人”的?靠的就是产学研深度融合。这家民企的创始人范晔平,硕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回母校请来了老师,从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开始,产学研合作项目越做越多。2013年,广为与上海交大、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力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共建产学研联盟,投入的研发费用达销售收入的4%,突破了大功率三相PFC等数十项核心技术,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至今,已建成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实验室、2个创新中心和2个基础学科培养基地,近5年内产学研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1000万元。该公司的“全数字高端逆变焊机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获今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一等奖。

如今,上海已有一批企业从产学研合作中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从最初的单个项目向长期合作、战略合作的深度推进,并创造出了适应各自需求的多种合作模式。在市经信委、市教委、市科委和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实体化的创新平台、多元化的创新联盟,以及院士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纷纷落户企业,为上海大中小微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记者 郑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