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同力谋划未来 为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注入动力

   2021-03-05 文汇报
36
核心提示:吴焕淦 顾祥林 吴凡 丁奎岭 胡可一(制图:冯晓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吴焕淦——  

同力.jpg

吴焕淦 顾祥林 吴凡 丁奎岭 胡可一(制图:冯晓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吴焕淦——

  

  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经典挖掘

中医药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色和亮点,在这轮“重塑升级”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里,中医药如何科学布局、未雨绸缪,这一话题在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引发中医界委员的高度关注。

“目前,尚缺乏中医传染病相关的专科医院,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不足,致使中医传染病学发展受到软、硬件多方面限制。应当及时补足发展短板,在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建设、人才储备、救治能力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国中医传染病学发展,助力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教授是中医名家,长期关注中医人才发展,今年他带去了《关于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议的提案》《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标准化人才体系建设的建议》等多份提案。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自古有之,在我国五千年来抗击瘟疫流行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战略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自身优势,全面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

吴焕淦注意到,上海市在2020年4月发布《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优化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加快中医药应急救治设施设备与人才、技术储备,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这体现了政府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重视。

全新的公共卫生体系升级建设势在必行,中医药如何作为,亟需“答题”。吴焕淦委员分析,我国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还较为薄弱,“对历代中医文献中防治传染病的理论与方法挖掘、继承不足,从而未形成真正的中医药传染病学科。相关高校未设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相关课程、教研室或实验室,且对中医药传染病学的基础研究不足”。

与之相关,吴焕淦直言,当前中医药传染病(疫病)从业人员缺乏,这也影响了中西医协作机制的推进。“人才缺乏导致了中医传染病学(疫病学)的学科发展缓慢,反之,学科薄弱又会导致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他还谈到,虽然国家疫病防治基地和疫病应急救治队伍建设已初步拟定,但缺乏中医传染病(疫病)相关专科医院,中医药应急救治队伍严重不足,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形成一定挑战。

就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疫病学)的学科建设、挖掘“疫病学”深刻内涵,吴焕淦认为应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建设中医传染病(疫病学)学科、中医疫病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经典挖掘、理论提升、教材编订、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关医学院校设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专业,加强人才培养。与此同时,设立国家级或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使中医药在可能发生的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优化存量,引导增量”,吴焕淦称,加强中医传染病学人才培养时,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再教育”,“比如,现有公卫体系中的中医科人员,可以定期到呼吸科轮训,提高呼吸疾病诊治能力;相关人员定期到中医传染病医院轮转培训,提高诊治能力,促进建设中西医协作机制。”

时代不断赋予学科新的命题,吴焕淦也谈到,在国家“疫病”防治基地和“疫病”应急救治队伍建设等基础上,纵向上,各级医疗也要形成自己的中西医防治传染病诊疗体系,横向上,可以建立地区中医疫病防治联盟、应急队伍、学术专委会等,持续为提升中医防治传染病(疫病)水平提供理论与经验上的“后劲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

  

  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冷门”专业加大投入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未来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应聚焦哪些重点进一步破题?

“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大规模人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接下来,高校势必要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今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提交提案,建议加大对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基础学科长线专业的投入力度。

常年在大学工作,顾祥林有一则观察:在不少高校,学科间仍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热度,整体不及工科和商科。即便在工科领域,内部也呈现明显分化。在招生口,也有与之相对应的佐证。“一些高校面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专设的招生计划,部分学科实际招生名额未招满。”在顾祥林看来,这些理工科专业如果没有足够数量,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从长远而言,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学科结构性失衡若无法有效解决,未来可能造成我国各个行业人才的结构性失衡。”

为此,顾祥林建议,在推进高等教育朝更高程度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重心应移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适当增加部分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理科、工科招生规模和培养规模,尤其是要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具体而言,可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高校加强理科和工科建设力度,一方面增设数理化生等传统理科的学位点,扩大这类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另一方面,可考虑增设交叉学科点。比如,加强理科之间的交叉、工科之间的交叉,以及理科与工科的交叉等,促进学科交叉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别对部分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冷门”学科专业,可考虑设立特定的资助项目。在培养方式上,可适度提高这类学科专业的本研贯通培养比例、提高研究生的免试保送比例的方式,增加报考的吸引力。

“事实上,年轻人在选择专业或者职业的时候,除了考虑个人、家庭等实际情况,有时候,社会氛围对他们的影响很大。”顾祥林认为,比起知识传授,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做更多“人心”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从大学开始做太迟了,建议大中小学联手一起开展,在加强中小学的理工科教育衔接、加大科普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的科学家就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有志青年选择攻读国家亟需的理工科等专业。”

让更多优秀人才甘于坐“冷板凳”,也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等多方合作。尤其是要加强就业支持和帮扶力度,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鼓励学生钻研科技前沿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

  

  聚焦人才培养,促进八年制医学教育健康发展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她提出的“各学科人才都应有公卫视野,健康入万策” “用得好、留得住‘大公共卫生人才’”等关于公共卫生领域人才梯队建设的见解,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去年,吴凡在提案中建议通过设置合理的岗位薪酬体系、激励机制,赋予公卫人才光明的职业前景,为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在单位中“用得好” “留得住”公卫人才。同时通过建立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参考临床医生的培养模式,形成登记、注册、使用、管理、考核、评价、晋升等一套成熟的制度规范。据悉,这一提案已得到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关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回复。中编办表示,将要求各省级政府按照四部委文件切实落实好疾控中心编制,配备人员力量。去年,吴凡还在牵头开展“贯彻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国调研基础上,受邀参与了一系列关于公卫体系重塑的专题会和专家咨询会。

吴凡今年的提案依然聚焦医学人才培养。这次,她的关注重点将更“置前”,从学校培养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培养基础宽厚、临床综合能力强、具有临床科研潜质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她和团队已完成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八年制医学教育学位授予质量专项调研。她将以此为基础,分析八年制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改革方案,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转段考核评估、科研能力训练、临床规培接续、管理机制创新、学位授予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如支持毕业后进入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转段入学注册学籍等招生计划管理新机制,促进八年制医学教育健康发展。

吴凡今年的另一份提案将提议通过立法在全国公共场所实施禁烟。此前研究发现,吸烟不仅与肺癌有关,还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如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与吸烟有关。她感到,上海自2017年3月1日起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等室外公共场所实施禁烟以来,人们的观念明显改变,健康素养不断提升,控烟成效显著。她希望能将此立法经验推广至全国。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

  

  加快制定路线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0年,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减排面临挑战、气候治理面临赤字的关键节点,这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表明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立场,顺应了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与低碳转型的历史潮流,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然而,由于过渡期较短,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需要付出努力。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普遍有50年到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仅为30年左右,“这意味着我国要用30年走完欧美国家六七十年的路,时间紧、任务重。”

为此,丁奎岭撰写了一份提案,就加快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积极建言献策。

丁奎岭认为,我国应加快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为此,他提出三条建议,为实现碳中和拓宽“承重墙”、搭载“助推器”、添加“催化剂”。

一是聚焦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拓宽实现碳中和的“承重墙”。丁奎岭介绍,据专家预测,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结构占比需达到70%以上。因此,要加快风能、水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开发,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商业化储能技术、升级改造电网,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倍速发展。二是聚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为实现碳中和搭载“助推器”。丁奎岭特别提到,应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能源系统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研究。同时加大对节能潜力大、回收期短的新技术的推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制度保障与政策激励,完善碳市场建设,为实现碳中和添加“催化剂”。丁奎岭认为,应加快《能源法》《节能法》《应对气候变化法》等法案的起草修订,完善碳市场条例等法规,通过配额价格激励和调节碳市场,降低碳减排成本,实现控制碳排放目标。同时,加快出台利于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不断完善与碳减排相关的投融资体制机制,激励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

  

  布局绿色航运,为减碳转型“搭建基石”

“航运”二字,几乎贯穿了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的14年履职生涯。从最早的“专注船舶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扶持内河LNG绿动力船的开发应用”,再到“推进区域排放标准升级”,他以船舶行业为原点,向外发散思维,形成一篇篇专业度强、“跨前一步”的提案。今年全国两会上,他继续为航运话题“加码”,拟递交《关于聚焦碳中和目标、推进航运能源转型顶层设计的建议》。希望从产业链和能源链的角度减少碳排放量,推动中国完成碳中和目标。

胡可一保持着从熟悉领域建言献策的习惯。船海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他这些年关注的核心内容,接连从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供给侧改革、绿色环保等方面深入调研。

胡可一始终将老一辈政协委员的教导记在心里:重视调查研究。“做自己熟悉的事,并进行合理的主观判断,才能讲透问题的真谛,找到能落地的解决实招。”去年年中他曾酝酿了一份关于“延续船舶拆旧补政策”的提案,但总觉得有些观点“差一口气”,于是决定暂缓递交,直至提案更加完善。

去年底以来,碳中和议题持续升温。胡可一此次拟递交的提案正是与此相关——通过研发更绿色环保的船型、限制航速和调整船舶燃料结构,来实现减碳目标。

相较于其他运输模式,海运在国际贸易运输中的占比高达85%,因此该行业实现减排目标仍存在较大挑战。倘若不提前控制,到2050年来自海上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将比2012年增长超50%。

航运业的减碳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胡可一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并结合船型研发工作发现,现阶段缺少对基于产业链和能源链的顶层设计。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就必须改变航运业现状、结合国际海事组织关于减碳和减温室气体的目标,对今后几个阶段进行低碳战略布局,为绿色减碳转型“搭建基石”。

胡可一在提案中建议制定结构性绿色能源转型顶层规划,从而建立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绿色船舶能源转型路线图。在资金支持方面,他还将建议以专项科研、税费优惠、专项补贴等激励方式调动各方参与绿色船舶、替代燃料研发的积极性。同时,他还提出,可通过多个新兴行业“跨行合作”,在资源共享、技术攻关上更好地为航运业减碳助力。“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关注更多更广更‘精细化’,这反映出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航运业减碳看似离生活很远,却又实实在在和国家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胡可一说。(记者 唐闻佳 樊丽萍 单颖文 许琦敏 占悦 )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