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关键就是要靠人才。“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些都离不开大批人才的支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的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如何才能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当前还有哪些制约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问题存在?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展开了讨论。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四五”时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积极的人才政策是重要的战略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指出,人才计划不能弱化,更不能偷偷摸摸地进行,应积极完善、遵守规范、坚守诚信,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彰显大国风范,掌控国际话语权。
“当前,我国还缺少世界一流科技领袖、国际组织主要领导人才和高级专家、诺奖级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世界级战略科学家和世界级科研机构的领军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认为,要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加强顶尖人才培养能力建设,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制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造就有国家民族使命担当、掌握未来的顶尖人才。
“海外高层次人才掌握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认为,多年来,我国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政策体系,吸引了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工作,对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产品升级离不开制造者,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技能人才需要有创新意识,建立起综合型的知识体系,锤炼出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操作技艺。”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戴天方说。
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代表委员在讨论中认为,我国在培养科创人才方面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没能真正做到同频共振。这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找不到工作,而科创企业需要的人才无处可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钱锋以流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为例,“这一领域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跨界整合能力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他坦言,当前高校培养模式难以达到相关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科和专业间壁垒森严,跨学科课程和教学难以有效在高校实施;另一方面,囿于传统学科和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缺乏融入新技术的系统思考和布局,高校培养方案亟待更新。这导致国内高校难以培养大量符合市场需求人才,供需两端无法精准对接。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还需大量受到良好培训的技术工人,其中职业教育起到支撑性作用。然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注意到,部分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产教合作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都制约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这导致人才培养渠道不宽,人才能力不强”。
满足科创人才的需求
采访中,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人才培养的供给端首先应该“升级”,以满足科创人才的需求。
在钱锋看来,可以组建跨学科的课程和教学团队,共同开发新技术与流程工业相结合的课程并开展教学。他还提醒,要建立跨学科导师制度,为每位研究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一名智能技术领域的导师,共同指导其开展智能优化制造方向的研究。
对于破解技术工人难以满足科创企业要求的难题,胡卫建议,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卡脖子”领域,“扶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参与办学,探索专注一线产业工人培养的新型产业大学,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对接”。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谊集团总裁王霞则建议,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字化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加大国内领军企业培育和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此外,对于海外引进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董传杰建议,加强对海外侨胞中高端人才的吸引。
丁光宏则提醒要提高用人单位引才积极性,以及海外人才的服务能级,“建立专项服务窗口,明确牵头部门,理顺工作机制,为引进人才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记者 吴頔 洪俊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