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张江示范区十周年 | 三“链”共舞,宝山园用“链式思维”集聚新兴产业

   2021-03-30 文汇报
32
核心提示:▲环上大科技园计划到2025年培育1000家科技型企业。2月底,位于上大路668号的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正式

宝山园1.jpg

▲环上大科技园计划到2025年培育1000家科技型企业。

2月底,位于上大路668号的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正式启动,上海大学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相继入驻。自去年11月底环上大科技园开园以来,资源加速汇聚,项目加速落地,一张发展蓝图愈发清晰:到2025年,力争转化200个上海大学的科技成果,培育1000家科技型企业。

地域广阔是宝山的区位优势,分布于全区各街镇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宝山园,用其独有的“链式思维”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在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条高技术服务业带等“链条节点”上,去年宝山园又将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两个重大转型板块纳入其中。目前,宝山园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0%,基本覆盖宝山各街镇园区。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增长极。2020年,宝山园新增注册企业4921家,其中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占全区总数的50%;园区企业实现税收超过80亿元,占全区比重20%。

  创新链:“环上大”打造师生科研成果转化“首站”

环上大科技园零号至三号基地集科技成果展示、师生创业服务、办公空间共享、校友活动开展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上大师生科研成果转化的“首站”。去年,上海大学成立医工交叉研究院,借助环上大科技园孵化空间,多项创新成果正在园内落地转化。“脑控机械臂抓取系统”是首批落地成果之一。该技术通过佩戴脑电帽实现对人类意图信息的解析,控制机械臂完成抓取动作,抢占脑机接口技术的市场先机。

瞄准“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策源功能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承接地、经济规模千亿级的科创产业高地”目标,环上大科技园以大场镇、城市工业园、南大生态智慧城为核心区,通过辐射带动,逐步拓展至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以及吴淞创新城等重大板块。

坐拥上海大学这一“近水楼台”,环上大科技园围绕“四深”做文章:即深耕上大,引导科技成果在环上大科技园加快转移转化;深挖资源,梳理学科资源,发掘上大科创资源富矿;深度服务,贴身服务师生校友,解决创业后顾之忧;深入园区,深入企业及校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为更好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园区还计划成立三大平台:即上海大学长三角新材料产业、智能装备与无人系统产业、中欧生物医药产业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助力园区内企业创新创业。

  产业链:“互联网+”赋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在距离顾村公园不到10分钟车程的地方,就是宝山园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上海机器人产业园,鲜明的标识便是发那科连成一片的黄色厂房。去年12月,上海发那科三期项目开建,成为发那科集团继日本之外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基地,堪称机器人产业的“超级智能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 目前,机器人产业园内以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为主的科创载体已达35万平方米。除了发那科,国内汽车装配领域的佼佼者“赛赫智能”、全球智能焊接龙头企业“伏能士”、智能仓储引领者“快仓智能”、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商“众宏自动化”、国家机器人检测中心等都已正式落地。

宝山园2.jpg


作为上海首批18家功能型平台之一的石墨烯功能型平台,三年前落户宝山园。如今,它已经积累了相当一批技术和企业资源,建成中试线9条。平台研制的超平铜镍合金单晶晶圆、8英寸石墨烯单晶晶圆、锗基石墨烯晶圆等创新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宝山园积极拥抱在线新经济。据统计,园区已拥有近300家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在线新经济企业,总体经济规模超千亿元。

  服务链:产业项目落地跑出“特斯拉速度”

不久前,上海宝济药业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项目落户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罗店工业园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计划3年内将两个处于II/III期的新药项目以及多个在研品种,在园区推向规模产业化和上市阶段。 宝山园中的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全市五大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

这两年,一个个大项目渐次落地:2020年重点引进的上药康希诺新冠疫苗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达15亿元;北京天瑞金MAX科技园项目占地100亩,总投资达15亿元;国盛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远期规划200亩,总投资12亿元……

“选择宝山园,除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更看中的是这里快速、高效、专业的创新服务。”上海宝济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彦君说,项目从意向接洽到生产车间上线,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更为惊喜的是,生产线尚未建好,在园区的牵线搭桥下,宝济药业就与园区内另一家制药企业签署了委托加工协议,带动了区内更多产能。(记者 沈湫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