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厚植城市创新沃土,离不开坚持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目前,上海市科协主办的第36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新冠病毒疫情并未阻挡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记者日前从市科协获悉,今年申报的项目成果近7000项,与往年基本持平。计算机、微生物、工程技术等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热门关键词。
自开放报名6年以来,大赛已成为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是青少年展示创意才华、体验科学之美的重要舞台。去年,第3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因受疫情影响推迟举办,但上海力争比赛不断届,继续举办第36届市级大赛,仅暂停推荐全国大赛项目,以赛促创,让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青少年科技创新,重在科研诚信,旨在帮助孩子们在学科学习之余,逐步习得“做学问”的科学规范。据了解,本届大赛进一步完善线上申报和网络评审,邀请了来自上海各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多位科学家,组成专家“百人团”,通过“背靠背”、双盲等方式,保障公平和公正。什么样的科技创新项目,能够脱颖而出呢?专家坦言,“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和撰写”是青少年科创的“入门原则”,然后会从科研日志、项目完成周期等细节方面考察青少年科创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注重研究过程和成果是否符合青少年人才成长规律和符合青少年能力认知水平。
本届大赛在申报环节还对参赛者提出了从开题到结题的全过程查新要求;评审过程采用”一核六审“,依次为学校(单位)核准、资格查审、原创核审、网上预审、学术评审、展前复审和专家议审,严肃查处每一个环节违背诚信的行为,坚持零容忍。(记者 马亚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