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三角(上海)区块链应用创新大赛近日落下帷幕,技术、产业和投资领域专家评选出成长组和创新组一、二、三等奖。上海边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成长组一等奖,这家由IBM上海研究院原院长曹恒等人创立的公司,将区块链与大数据、隐私计算技术融合,为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商业协作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助力长三角城市数字化转型。
今年是长三角(上海)区块链应用创新大赛举办的第三个年头,本届大赛以“熔合技术,赋能产业”为主题,参考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三大方向,在金融、司法、知识产权、航运、医疗大健康、农业、文旅等领域,围绕区块链的技术、区块链产业规划布局、区块链应用案例等方面综合展开。
本届大赛汇集了116个区块链应用项目,入围复赛的42支队伍分为4场进行比拼,最终12强团队分别进入成长组和创新组决赛。决赛当天,12强经过项目路演、专家提问、答辩评分等流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中,还举行了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工作站授牌仪式,市科委副主任陆敏为上海软件中心、长宁泰砥科技、徐汇金桥信息、浦东能链科技进行了授牌。
在为成长阶段企业设立的成长组中,边界智能脱颖而出,摘得大奖。公司创始人曹恒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我们是国内最早专注于区块链前沿技术创新的团队之一,把区块链与大数据、隐私计算结合,推动复杂的分布式商业协作系统落地。”2016年创立以来,公司先后获得万向区块链、复星等投资,已开发出IRITA联盟链系列产品。与很多区块链软件系统不同,IRITA提供的良好开发接口,可以让技术人员“忘掉”这是一个复杂的区块链分布式系统,从而大幅降低分布式商业系统的实现成本。此外,IRITA具有资产数据化、大数据隐私保护的能力,适用于供应链金融、数字政务、医疗健康等诸多应用领域。
以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金融,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去年,中国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在实现这两个目标的进程中,绿色金融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有望比财政补贴更有效率,成本也更低。而实现绿色金融的基础,是要解决碳源、碳汇数据可信采集的问题,以及碳汇技术规则透明、公正实施等问题。这些正是区块链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为此,这家上海企业与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合作设计了一个绿色金融系统方案,通过在碳源排放端安装具有区块链轻客户端的通信模组,可以对采集碳源、碳汇等数据的源头进行数据增信,并能支撑碳排放资产的上链确权数字化,利用透明的计算规则,为企业之间的碳交易提供准确可靠的高质量资产“碳积分”。凭借区块链NFT(非同质化数字凭证)技术,“碳积分”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在碳中和工作上取得的成效,让企业更高效地获取一系列绿色金融服务。
曹恒说,应用于绿色金融领域的IRITA,还能高效地支持监管部门实现“穿透式监管”,通过链上的智能合约,让相关部门按照监管规则安全查阅企业的非公开数据,从而更好地规范绿色金融市场。最近,这个绿色金融方案获得了南京创新周数字金融创新大赛的特等奖。(记者 俞陶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