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创联动3.0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2021-08-04 新民晚报
40
核心提示:刘庆 “对于苏浙皖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1.0时代,能找到优秀的上海工程师,你就赢了;在2.0时代,能

8-90803_p31.jpg

刘庆


“对于苏浙皖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1.0时代,能找到优秀的上海工程师,你就赢了;在2.0时代,能通过上海平台与跨国公司建立链接,说服他们在本地设立工厂,你就赢了;在3.0时代的今天,能通过上海这个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与全世界科学家、新技术创业者开启对话,那你才是赢了。”


全面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支持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在日前印发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中,明确长三角区域要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面对科创需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如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协同协作,避免同质化竞争?本报记者专访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共话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科创联动进入“3.0时代”


记者:长三角科创联动由来已久,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刘庆: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是1.0时代,当时的苏浙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严重缺少技术,以“星期天工程师”为代表的上海技术力量,可谓是集中了国内工业技术领域的“精华”,他们突破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各种束缚,与长三角地区的乡镇经济和民营企业相结合,助推了江苏、浙江经济的第一次飞跃。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进入2.0时代。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拥有国际化、高水平城市管理服务能力的上海成为外资企业来华的门户和窗口,大量跨国公司将总部建在上海,将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布局在上海周边城市,带动了苏浙地区外向型经济转型,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过去几年,我在海外谈起“江苏”,一般人并不了解江苏在哪里及江苏的产业经济地位,但我一说“紧邻上海”,他们立刻就有了概念,这就是上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如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即是3.0时代,就是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以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为抓手,加快推进科创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区域从“世界工厂”升级为“全球产业高地”。


  发挥比较优势去同质化


记者:在构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的过程中,沪苏浙皖应分别发挥怎样的作用?


刘庆:无论是1.0、2.0还是3.0时代,上海始终扮演着“龙头”角色,发挥着独特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长三角乃至中国,承接集聚全球创新资源,首站肯定是上海、是浦东。因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追求和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开放。


具体来讲上海可以做三件事。第一,发挥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代表整个长三角,而不只是代表上海,引进全球资源。上海应联动苏浙皖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将长三角作为承接全球科创资源的共有基础,进一步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链接导入全球创新资源。第二,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成立政府主导的专项基金,为长三角地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以投资参股有发展潜力的初创高科技企业来获得应有的回报。第三,聚焦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以“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的理念来优化改造产业结构,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型企业;同时,引进一批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为商业模式的国际研发公司落户上海,以市场化的方式为苏浙皖乃至全国的生产型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对于苏浙皖,一是要改变产业发展思路,从引进工厂转变为引进技术,培育发展招募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二是在各地园区层面设立专门机构,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和创新需求订单,充分依靠上海集聚的高端人才、先进设施、科研机构等资源来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产业升级。三是鼓励本地企业将研发总部或分中心设在上海或创新资源相对丰富集中的地方,如南京、杭州、合肥和苏州等地,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创资源,推进协同创新。同时允许财政资金为技术消费买单,谁出题、谁出钱,谁接题、谁用钱,打破科研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地域局限。


各地是有竞争,但要避免同质化竞争,一体化不是一样化,而是要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赢。长三角与京津冀不同,京津冀是协同发展,长三角是一体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向世界级城市群方向迈进。


  打造一批“创新综合体”


记者:对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出要以“1+1+1+1=1”的思路来运营建设,如何理解?


刘庆:1+1+1+1=1,就是充分发挥三省一市合力,按照一个核心团队和一套机制来实现一体化的运行管理,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根本任务是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发挥长三角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和集聚,促进长三角地区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过去几年来,江苏产研院已在逐步建设集创新资源、研发载体和产业需求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推广到整个长三角地区,同时,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都要得到跨越式的发展,真正成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其中一个具体任务是建设一批“创新综合体”。如果说商业综合体集聚的是顶级商家,共享的是顾客,创新综合体就是集聚创新的要素,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与深度融合的物理空间。过去我们更多的强调大学、科研院所作为创新要素的作用,如今更应该把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创新要素给予更多的重视。所以,创新综合体中集聚的创新要素除了大学和科研机构外,更应该集聚一批细分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我们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和地方园区合作在长三角地区打造10个以上的创新综合体,为了积累经验今年计划分别在上海张江、南京江北新区和苏州相城试点运行不同体量的创新综合体。(记者 范洁 吕倩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