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上海航天:铸国之重器 赴星辰之约

   2021-08-24 上观新闻
34
核心提示:距地近400公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中国“空间站时代”首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已在轨工作和生

距地近400公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中国“空间站时代”首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已在轨工作和生活了60多天;而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上,去年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通过一次精准的交会对接完成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将目光投向距地球约4亿公里的环火轨道,天问一号环绕器正持续向地面报告火星车“祝融号”的一举一动……


中国航天人正用一次次“变轨”突破,诠释着航天人的追求,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每一次突破向上的背后,总离不开一支特别的力量——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60年来,浦江之畔的上海航天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探索党建融入新途径,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力、凝聚力、带动力、执行力、创造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创业画卷,唱响了一曲报效祖国的忠诚赞歌。


  白手起家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着历史的进程。


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有一条火箭路,路的尽头,是一枚高高耸立的“火箭”直冲云霄——这是中国第一枚试验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纪念碑。61年前,这枚T-7M探空火箭尽管只飞了8公里,却迈出了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第一步。


1960年5月28日晚,毛泽东主席在视察T-7M火箭的时候得知,这一火箭是由一群从来没有干过航天的“初生牛犊”制造出来的,非常高兴,他勉励年轻的航天人:“8公里,那也了不起呀!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为加速中国航天工业发展,1961年8月1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前身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正式成立,奏响了航天人在黄浦江畔开拓进取、奋斗发展的序曲。


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国而生的上海航天,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满足国家战略要求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恪守富国强军神圣职责,用成功、创新、奋斗书写了一部在困境中奋起,在挫折中前行,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发展史。


从“先锋批”仿制导弹三发三成,到七型自研装备先后参加国庆50周年、6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建军90周年和国庆70周年阅兵;从风暴一号“一箭三星”,到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首飞“一箭二十星”;从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首问苍穹,到两代四型19颗卫星助推我国从气象大国迈向气象强国。


从神舟一号“保九争八”,到发射天和核心舱成功开启我国“空间站时代”;从嫦娥一号实现月球环绕探测,到天问一号飞行4亿公里实现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绕着巡”一次成功;从“五朵金花”军民结合,到新基建、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服务“五新”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形……


60年来,上海航天在一穷二白之中起步,铸国之重器,赴星辰之约。


党建引领,旗帜领航。一代又一代的上海航天人不忘报国初心、团结砥砺奋进,使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逐步成长为“弹箭星船器”专业领域俱全、航天技术应用成果不断转化的综合性航天研究院,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三大总体院之一,更成为我国防务装备和宇航发展的主要力量,助推中国航天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转变。


  笑傲风云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上海航天人,将型号成功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将发发成功作为持之以恒的目标,一步步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主力军的地位。


就在两个多月前,风云四号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实现双星运行、东西布局的业务模式。很多人也许并不知晓,从1988年发射的风云一号A星到如今的风云四号B星,目前运行在太空的我国全部19颗风云气象卫星全部由上海航天研制,每天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信息。


时光回溯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卫星气象事业启动。


但是,是自己造卫星还是花钱买卫星,国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是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道路,另一种观点则坚持“造星不如租星,租星不如买星”。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邹竞蒙力排众议,极力倡导自主研制。也正基于此,上海航天争取到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研制项目。


按照运行轨道划分,气象卫星可分为绕地球两极运转的极轨气象卫星和相对地球不动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大系列。一般来说,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58万公里,相对地球静止,可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并对同一目标地区进行持续不断的气象观测。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经过50余年的发展,由上海航天抓总研制,我国已成功发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以及风云四号两代四型共19颗风云气象卫星。


从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到风云三号,从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上海航天助力中国实现了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开创了中国特色遥感卫星的研制体系,推动了我国定量遥感相关基础工业的跨越发展。


风云卫星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观测网的重要成员,是我国遥感卫星中应用范围最广、效益发挥最好的卫星系列,被誉为遥感卫星运营服务的榜样、民用卫星业务服务的典范。


通过以下的例子可以感受到它们的魅力——2021年4月14日,第2号台风“舒力基”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监测显示:“舒力基”眼区已填塞,整体呈现非对称结构,预计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对我国海区的影响基本结束。受近10年来中国最强沙尘天气突袭影响,2021年3月,中国北方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严重污染,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3.6万公里的高空以“慧眼”监测沙尘天气,帮助气象部门顺利分析出沙尘天气的后续影响范围,并为当地居民作出天气预警……


“十四五”期间,上海航天还将发射两颗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不断提高监测精度和监测时效,筑牢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为国铸箭


6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领域综合发展是上海航天发展的独特优势,只要能坚持好发挥好这个优势,就能推动上海航天又好又快发展。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宏俊感慨,上海航天人用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越过一道道沟壑深坎,以“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批产一代”,奏响了科技兴军、航天强国的时代交响曲。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掌握火箭纵向耦合振动抑制、常温推进剂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突破新一代运载火箭“三平”测发、发动机氧箱自增压、偏置集中力设计分析与试验等关键技术,成为我国两大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之一。


2015年9月20日,“上海造”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一箭二十星”取得圆满成功,拉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的序幕。长征六号实现运载技术跨越式发展,还实现了我国大推力、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对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就在今年的8月4日晚,长征六号再次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两颗多媒体贝塔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继前六发典型太阳同步轨道和低倾角轨道任务后,型号执行的第三种轨道任务,进一步拓展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自2015年完成首飞,至今已经6个年头,发射任务从最初的两年一发,到今年的一年多发,已逐渐迈进了现役高密度发射阵列。


火箭新锐崛起,老牌火箭更是“老当益壮”。


提起“上海造”火箭,业内鼎鼎有名的当属“老兵”长二丁了。


自1992年首飞至今,长征二号丁已完成54次发射,保持着全胜的骄人纪录。


1990年,为满足返回式卫星以及太阳同步卫星发射任务需求,我国急需研制一款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常规推进剂运载火箭,上海航天主动请缨。多方论证后,国防科工委下发《关于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研制任务书的批复》,长二丁的研制正式启动。1992年8月9日,长二丁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成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的一员。首飞成功,让中国航天人长舒了一口气。就在此前,国内发射卫星任务遭遇失败,中国航天界承受着巨大压力。长二丁顶住压力,在1994年和1996年接连取得成功,三次“龙抬头”一举扭转了中国航天接连失利的被动局面。


长二丁首秀一战成名后的29年间,从未停下追求卓越的脚步。通过全方位技术革新提升火箭固有可靠性,通过采用控制系统冗余、组合导航等先进技术,使全箭可靠性指标达到0.97以上,成为世界运载火箭家族中的佼佼者。2012年承担的土耳其GK-2卫星任务,更让长二丁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口碑,这次发射创造了中国运载火箭入轨精度的新纪录,实际入轨倾角的偏差值只有0.003度,比一般设计要求提高了30多倍。


如今,上海航天的长征二号丁、长征六号、长征四号系列多次承担商业发射任务,已经为土耳其、委内瑞拉、荷兰等10多个国家开展卫星发射,同时和国内诸多高校合作,开展商业搭载服务。


当然,在被称为胖五的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中,也闪耀着上海航天的身影。由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4个助推器,为火箭提供了90%以上的起飞推力。这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液体助推器,不仅体现在它10层楼高的“个头”和直径3.35米的“腰围”上,还体现在单个助推器推力上,它的推力达到240吨,超过了普通中小型运载火箭的起飞推力。同时,它也在国内第一次采用助推器支撑全箭竖立载荷,有效减轻了芯级重量和芯级结构的设计难度,提升了全箭运载能力。


  续写新篇


从300公里的近地轨道到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再到如今距地球最远约4亿公里的环火轨道,上海航天人探索宇宙的脚步一刻不停。


去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一直守候在北京飞控中心的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没能忍住激动的泪水,这是“十年磨一剑”的回报。


张玉花带领上海航天团队研制嫦娥五号轨道器,在任务中表现出色。最受瞩目的,无疑是轨道器主导完成的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捕获、收拢、转移,看似简单的过程,要在38万公里之外的飞行器上实现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作为世界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嫦娥五号轨道器可以说对此次任务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张玉花说,单从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任务来看,可靠性是要求最高的,整个过程只能一次成功。


当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圆满归来,上海航天人又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火星轨道。今年2月10日,在距离地球1.92亿公里外,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绕、着、巡”三大目标中的环绕目标顺利达成。为了这一瞬间的喜悦,实施制动捕获任务的上海航天火星环绕器团队,也等了整整10年。


迈向深空的征程中,上海航天研制的空间对接机构、半刚性太阳翼、柔性太阳翼、月面移动技术、火星制动捕获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所有的这一切都证明,创新是上海航天发展的不竭动力。


65年中国航天史、60年上海航天史,都是党领导下奋斗历程的一部分。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孙刚表示,从“白手起家”到“筑梦苍穹”,变化的是年轮,不变的是航天报国的初心,“对党忠诚,国家至上”早已融入上海航天人的精神血脉。


回首60年的发展,上海航天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正是得益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富国强军、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始终坚持军民协同、始终坚持科学管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竞争图强。


在建党百年的光辉时刻,航天梦的宏伟蓝图将续写新的篇章。上海航天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目标,深化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两个转型”,努力实现领域融合、创新驱动、军民协同“三个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体系融合创新,用成功这一“唯一标准”的信念,奏响奋进新征程的“集结号”。


忆往昔成就显著,展未来豪情满怀。面向航天强国建设征程和“十四五”发展目标,上海航天不仅要下好先手棋,更要打好主动仗,提出要建成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创新活力的一流航天技术企业,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做好奋斗准备,主动走出舒适区,集中力量将领域综合优势转化为竞争胜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张宏俊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