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科院上海分院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持续5年资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项目

   2021-10-20 上观新闻
47
核心提示:“很多科学家说,真正原创的科研项目是评不出来的,这是我们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一个初衷。” 最近,中

“很多科学家说,真正原创的科研项目是评不出来的,这是我们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一个初衷。”


1.jpg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发布“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实施方案,拉开了上海这项改革举措的序幕。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中科院上海分院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起,成为首批三个“基础研究特区”,将与市科委1:1资金配套,持续5年资助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项目。

“很多科学家说,真正原创的科研项目是评不出来的,这是我们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一个初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告诉记者。据了解,国内科研项目评审大多是“纠错型”,即很多专家会寻找申报项目的漏洞在哪里,在答辩时提出质疑。而真正原创的项目往往有很多不确定性,“漏洞”自然存在,所以很难在专家评审环节获得一致好评。

针对这个问题,市科委将三家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为“基础研究特区”,每年向每个“特区”投入2000万元,持续5年,并给予“特区”充分的科研自主权,要求三家单位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改革探索。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介绍,上海分院已制定“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两位中科院院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的科技工作指导小组,并初步建立了基础研究人才库、项目库和院士专家智库。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左智伟研究员申报的“基于X射线电子激光的烷烃光催化超快动力学”项目已入选项目库,有望获得“基础研究特区”持续5年的经费支持。他的课题组致力于发掘廉价金属的光化学性质,开发新型催化剂,将廉价易得的原料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在他看来,烷烃分子在自然界储量巨大,如果能研发出常温下将烷烃转化成化工原料的催化体系,其产业价值不可估量。“我想利用上海光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光子大科学设施进行催化剂的原位探测,深入了解碳氢键断裂机制。”然而左智伟坦言,这项前沿研究的不确定性很大,失败风险较高,难以获得“纠错型”评审专家的支持。

2.jpg

左智伟研究员(中)在实验室工作


在中科院上海分院组织的“特区”院士专家评审中,专家并没有“纠错”,而是看到了这个项目的闪光点,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有专家提醒,利用光子大科学设施做催化剂的原位探测时,不能只关注某个波段,而是要进行广谱探测,这样可能会收获更多的科学发现。

如果这类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研究项目失败了,怎么办?“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实施方案指出,原始记录证明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已经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但仍不能完成的,可以允许结题,而且不会限制项目承担人员后续申报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为了做好原始记录、公正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中科院上海分院将实行“特区”项目专员制,让懂科技的专员全程陪伴每个项目团队,做好记录、咨询和评价工作。(记者 俞陶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