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人才创造力激活产业发展力

   2021-11-29 解放日报
37
核心提示:“十四五”期间,徐汇区将新增1万套人才公寓,租购并举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这是记者日前从徐汇区相关部门

“十四五”期间,徐汇区将新增1万套人才公寓,租购并举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这是记者日前从徐汇区相关部门了解到的最新计划。


今年以来,徐汇区一方面以“五型经济”为方向,全力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战略产业,以业聚才、以才兴业。另一方面,坚持“第一口碑是软环境”,彰显区内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滨江等城区软实力,将创新生态、品质生活、优秀文化和高效治理转化为对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


  多方位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上海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徐汇要努力当好‘种子选手’。”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这样解读人才工作对区域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牵引力。今年前三季度,徐汇区通过抓展会引才、总部引才、机构引才和全域引才,全区人工智能相关总产出达到381亿元,同比增长23.4%;生命健康产业总产出达585.93亿元,同比增长20.07%。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中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集聚地,徐汇区深知人才创造力激活产业发展力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区内已集聚了15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和重大平台,108位院士专家生活或工作在此。近五年来,区内人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计63项、市科学技术奖349项,约占全市1/4,多方位打造了原始创新策源地。


一名科技帅才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眼下,在位于徐汇滨江腹地的西岸智塔(AI Tower),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等顶尖科研机构已纷纷落地,比邻而居。


今年2月,由树图区块链研究院自主研发的“Conflux树图区块链公有链系统1.0版”,上线120天就实现了处理400万笔交易无拥堵的记录,打破了欧美计算机系统对底层代码的垄断。在该院院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龙凡看来,徐汇和上海的人才集聚效应、包容的科创政策,是研究院勇于突破区块链底层技术基础研究、实现技术攻关的重要基石。


随着去年,华人唯一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带领团队入驻西岸智塔东塔楼,强大的虹吸效应使得这栋临江伫立的建筑已汇集了包括1位图灵奖得主、8位院士、150余位博士和3000余名技术人员在内的“人才强磁场”,形成了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的“垂直硅谷”。


  优质营商环境是“定心丸”


“近年来,外部环境多变、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企业家们的确感受到了压力,但我们依然积极乐观。”让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应波始终感到信心坚定的,是上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五个中心”、打造“四大品牌”所做的各项举措。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波动的市场中仍有发展的“定心丸”。


作为“学生创业”的代表,2007年,谢应波与华东理工大学另外5名校友共同创办了泰坦科技,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内科学服务行业中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民营企业,打破了国外巨头对化学试剂的垄断。在徐汇区发改委、区科委等部门的指导下,2020年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目前拥有80多项发明专利,每年为超过100万科学家和质控人员提供产品和专业服务。


今年以来,徐汇区持续深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其中,去年徐汇区在上海率先成立的“TTO”区域型技术转移办公室,首批项目已完成布局,涉及上医中山免疫治疗、交大医学院医工交叉与医学人工智能、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分子功能实现、交大分子与纳米医学、华理生物制造与反应器等5个子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样品熟化成产品”“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全链条服务。


  “上海爱人才,人才也爱上海”


目前,徐汇区已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577家。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头部公司不断集聚,徐汇也正集成、放大、用好区域在人才政策、教育人文环境、交通便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各类人才营造创业乐土和生活家园。与此同时,在徐汇创业、营商的高层次人才,也正带领企业团队反哺社会民生、滋养区域产业生态。


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董事长谢赟是一名资深的互联网创业者。18年前,他追随爱人从南京来到上海,几年后创办了专业从事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业务的上海德拓。


徐汇区委组织部介绍,下一步,对标国际顶尖城市,徐汇区将从提升城区营商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政务服务水平、城市运行管理水平、社区治理水平出发,发挥“海派之源”文化优势加强面向海内外人才的优质文化消费供给,发挥教育医疗资源优势增强人才与城区间的“黏性”。在徐汇滨江、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将增加多维度人文空间、打造专业社交高地,真正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绘就“上海爱人才,人才爱上海”的生动景象。(记者 舒抒)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