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科技馆喜迎开馆20周年 上海科技馆供图(下同)
刚刚过去的周末,上海科技馆迎来了20岁生日。从20年前的开门红,到20年来一直“网红”在线,上海科技馆创造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奇迹”。今年,随着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的惊艳亮相,上海科技馆成为我国唯一拥有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三座大型场馆的省级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迈入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建设的新阶段。在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评选中,上海科技馆最高排名第六位。
到科技馆去“阅读科学”
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去看看它的博物馆。在上海,有 约300家科普教育基地,100多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09座,数十座美术馆,上海科技馆是最包罗万象的一座,来此“阅读科学”已经成为行走上海最IN的打卡站点。
走进科技馆、自博馆和天文馆三座地标式的现代场馆,一流的科学普及理念和“行走中学习”的浓厚气息扑面而来 。来此“打卡”的游客们,不再只满足于 到此一游,而是在喜爱的展品下细细品味,在感兴趣的临展里流连揣摩,走近科学空间听一堂久违的“科学课”......“三馆合一”的 上海科技馆正在从搭建“顶级配置”转向修炼“顶级气质”——让这里 成为参观者品味科学与文化、思想与艺术的殿堂,让科普场馆成为提升观众科学素养和创新素质的自由沃土。
从玩转科技馆,到学在博物馆, 为了让博物馆 “ 课堂 ”离市民更近, 2015 年底起,上海科技馆启动了 “ 利用场馆资源提升科技教师和学生能力的 ‘馆校合作 ’项目 ” ,设计规划了 “ 馆本课程 ” 、 “ 博老师研习会 ” 、 “ 校本课程 ” 、 “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 ” 、 “ 实习研究员 ” 和 “ 一卡通 ” 六个子项目。而上海自然博物馆尚在施工建设时,近百个自然科学教育课程已经筹划。自博馆甫一开馆,自然探索中心的数十 个课件齐发,在上海掀起到博物馆“读书”的新风尚。 “ 蝶翅飞舞 ” “ 狸猫换太子 ” “ 树的一生 ” “ 地球的圈层 ”...... 懂行的家长带孩子去自博馆之前,都会根据孩子的兴趣提前预约好一节 “ 自博馆课 ” 。
邀请科创领域的“大咖”走进上海天文馆,揭秘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蓝图;举办天文科普讲座,讲述“外面太漂亮了——跟随航天员拥抱星辰”;敲开宇宙大门,将天文科普送到学生身边......上海天文馆不到半年,一粒粒满载宇宙气息的科学种子已经降临。上个月,上海天文馆还与上海中学东校、明珠临港小学、七宝中学、格致中学、上南中学、南汇中学、复旦附中、洋泾菊园学校、明强小学、民星路小学10所中小学校共建协议,正式启动2022-2024年度“馆校合作”项目。据介绍,双方将围绕“开发一批博物馆课程、培训一批科技创新教师、培养一群创新型学生”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 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最大潜在力量,教育是提升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水平的基础。 ” 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曾指出, “ 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 展品以及公共活动空间, 是开展沉浸式创新教育的天然沃土。 ”
“读懂科学”呼唤更多高端科普人才
走近上海科技馆“阅读科学“成了市民休闲的”自修课“,那么边走边看,时时聆听到专业全面的科学讲解,自然成了观众们的新期待。上海科技馆喜迎开馆20周年之际,举办了首届双语讲解大赛决赛,15位讲解员用生动的演讲、流利的英文展现了青年科普人才的全新风采。
在以“致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上海科技馆双语讲解大赛决赛上,今年7月入职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王晓菲用纯正的美式英文介绍了伽利略400多年前发现土星环以来,科学家对它的主要研究结论。她是上海众多青年科普工作者的一员,更是一位老资格的“天文发烧友”——从小热爱天文,2017年还专程去美国观测日全食,并做了网络直播。当得知上海天文馆的招聘消息后,她放弃本科医学专业,前来应聘在天文馆展教中心当一位科学老师。
谈及举办首届双语讲解大赛的初衷,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表示,上海科技馆要着重打造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科普场馆竞争力,就要讲解上海科创发展故事,讲好中国科学故事,这需要更多优秀的高端科普人才脱颖而出,呼唤真正的科普传播专家。 不过,在上海青年科普人才的成长道路上,科普人才的专业评价体系却成了短板。
“科普工作的实践性很强,职称评审标准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只看论文和课题,更要看申报人员的科普作品和科普项目等。”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研究员介绍说,更好开展科普人才职称评审工作,有助于催生更多优秀的科普成果,为社会厚植科技创新的土壤。据介绍,北京市人社局与市科协联合设立了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评审委员会,这个专业设在图书资料职称系列下。2019年,北京评出了首批科学传播高级职称,75名科普工作者获得研究馆员(正高级)或副研究馆员(副高级)证书,其中包括果壳网创始人嵇晓华等民营企业的科普工作者。目前,上海的科普工作者评职称只可以走三条通道——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文博系列和工程系列。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能否在人才评价方面,体现出科学普及人才的专业性?”王莲华建议,在一些人才计划的评选中,破除“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并制定适用于科普人才的评价指标,让越来越多的上海科普领军人才涌现出来。上海可根据中央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要求,改革科普人才职称评审标准,使其更精准、更贴近科普人才的实际工作。(记者 马亚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