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年末彩蛋!上海科技企业全国双创大赛夺冠 创十年最佳团战成绩!

   2021-12-31 上海科技
51
核心提示:在12月28日-29日广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上海科技企业勇夺桂冠将成长组1个一等奖收入

在12月28日-29日广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上海科技企业勇夺桂冠将成长组1个一等奖收入囊中同时还获得了成长组的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创下十年最佳团战成绩。


全国总决赛50强是从3300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优中选优,是在各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的佼佼者。在最终评选出的14个成长组获奖名单中,上海企业占据5席,展现了上海科技创新实力。


在过去的半年中,共有8家上海企业通过了2021“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资源与环境、高端制造等4场全国行业赛的层层遴选,代表上海入围全国总决赛,体现出不俗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海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和发展方向。



上海生物医药企业集体“出道”


“现在是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最好的时代,而上海,特别是张江是国内生物产业的领头羊。”嘉坦医药总经理沈强说,“上海张江在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的先发优势,上下游产业链的齐全互补,国内外高端人才的聚集效应,国家和上海市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助力我们创新药企业更快地从新药研发走向新药的上市,真正惠及广大患者。”


嘉坦医药致力于开发肿瘤和自身免疫、代谢类和感染性等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通过卓越的转化医学平台,深挖靶点、机制和疾病科学根基,源源不断地将具有临床开发价值的候选化合物开发成为经临床Ⅱ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的临床药物。目前,上海嘉坦医药已拥有多个包括First in Class和First in Disease在内的创新药项目,建立了庞大和多样化的创新研发产品线。有多个产品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并推进至临床Ⅱ期和Ⅲ期,有望填补该领域国产药物的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令人惊喜的是,除了嘉坦医药之外,这次进入全国50强的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全部获奖。对于参加大赛总决赛的感受,汇禾医疗创始人林林表达了心声:“非常荣幸和来自全国这么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同场比赛,各级政府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扶持力度非常大,身处这个时代,有幸参与其中非常幸运,公司在将来也会矢志不移、坚定地将中国智造的原研器械推向世界。”纳米维景的米弘斌也表示,在这次双创大赛期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交流,收获满满,更加坚定了企业未来走自主技术创新的硬核科技发展之路。


当政府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持续投入之后,一个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具有创新策源功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上海逐步成型。创新驱动,让生物医药产业源源不断冒出新锐企业。在2021“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生物医药专题赛是最热闹的,共有672家报名参加。这也是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天团”能在总决赛“出道”的重要原因。


让更多科技中小企业站上C位


“我们在比赛中看到了其他省市的企业,都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力,不仅有技术上的独到之处,也已经进入到商业化的快车道。而上海参赛的科技中小企业,大多数或是处于研发阶段,或是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销售额相对较少。”科望生物联合创始人卢宏韬博士说,“感谢lsquo;创·;在上海rsquo;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着重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选拔机制,给了科望医药站在全国C位的机会,让我们用创新实力去赢得专家的认可,也是行业对科望四年来坚持差异化研发策略的成果的认可。”


科望(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卢宏韬博士


看重技术创新、看重发展潜力,把注意力聚焦到科技中小企业,是上海一贯坚持的风格。作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地区赛,“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自2021年4月28日启动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吸引了8291家企业报名参赛,位居全国赛区报名数量首位。


这些报名企业充满了年轻的活力:成立年限在1到5年,且企业上年度总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有3864家,占比达到46.6%。同时,它们更富有创新的动力:企业2020年RD经费总投入超过160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29.88%,拥有各类授权专利超过1.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持有量超过120件,还拥有药品批文、医疗器械注册证、集成电路设计图等多种高技术性创新成果。


事实上,为了吸引更多科技中小企业参与大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2021年3月发布了做出重大修订的《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管理办法》,将大赛与面向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资金相挂钩。在报名条件上,更是取消了对成长组企业的营业收入或利润增长率的报名限制,拓宽优化了报名条件。报名范围基本覆盖了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此举不仅扩大了创新资金资助的力度和范围,体现了科技政策的普惠性和扶持性,更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添砖加瓦。


十年磨一剑,大赛“创”未来


“我们曾在2019年首次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初创组优秀企业。三年之后,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参与总决赛的唯一代表,站在了成长组的赛场上并获了奖。这离不开上海对企业成长的支持和帮助。”芯来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彭剑英说,“上海对初创公司非常重视,芯来科技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市政府的工业强基、产学研、服务业发展基金等项目的配套支持,再加上上海人才汇聚优势,很多创业服务组织一起提供服务保障,加速了企业的自我创新。”


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彭剑英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着力强化科技企业的创新和科技创业的融通互动,推动形成创新创业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从2012年开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累计吸引参赛企业和团队超过了24万家,大赛覆盖了全国,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


在上海,“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也同样在过去10年里,为芯来科技这样的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养分”。例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赛不仅通过创新资金资助的方式直接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金融服务效能。对于大赛的优胜企业,合作银行将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提供不同额度的贷款授信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大赛优胜企业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果产出。


近年来,上海不断健全科技企业培育服务体系。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分类支持,到深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从融入了科技信贷、技术研发服务的科技小巨人工程,到剑指科创板的上市企业培育库项目,大赛已经成为链接各类双创资源、服务科技企业的通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