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和Watson医生PK,它凭什么赢? | 打卡上海科技新地标

   2022-01-06 上海科技
58
核心提示:本期“档案”大揭秘   地点: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   人物:王有强   领域:人工智能、AI医疗   “

本期“档案”大揭秘  

地点: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  

人物:王有强  

领域:人工智能、AI医疗  


1.jpg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一定要用到各个场景中去,而医疗,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场景。”

  ——王有强,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十年前,IBM风风火火地推出了Watson医生。

2.jpg


作为IBM AI业务的一块金字招牌,它一度风光无限,而今,却惨淡收场。十年后,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共同开发的“小布AI医生”正在逐渐推开,并广受好评……它的获胜秘诀正是在于它能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与医生实际需求相匹配。

“在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的‘小布’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思考和实践。人工智能在医疗的应用上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考虑社会治理、伦理、接受程度、发展趋势等方方面面。”  

  ——徐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


  ✦✦01  

  AI大厂做不到的,小布为什么行?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治理论坛上,《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社会实验工作方案》发布,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有强代表该方案的主要成员单位,解读该方案,目前方案落地层面开展了四个场景应用实验,分别是医疗诊断辅助决策支持、随申码应用拓展、老年智能服务应用系统以及人脸识别,并在四项应用场景下,对于每一项都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

其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小布”AI医生,就是医疗诊断辅助决策支持这一场景的“医生代表”。

3.jpg


与那些会干扰医生判断的AI不同,小布医生的定位,是帮医生打“辅助”,它默默嵌入在门诊系统里,当医生打完病历后,点击“智能诊断”按钮,就会在屏幕边上弹出数个来自它的诊断,也可以不理睬“小布”,自己输入诊断。这样的AI,真正契合了医生的使用需求。

目前,经过900多万份病历的学习,“小布”医生的诊断一致率已达到了96.2%,覆盖超过七千余种疾病。

王有强将医生与“小布”的关系形容为“1+n”,“1”是一个医生,他的智慧是有限的,而“n”可以通过技术,学习人类医生的智慧,理论上来说,“n”是无限的。

人工智能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的同时,需要在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给予关注。复旦大学伦理学系王国豫教授对小布团队提了许多相关问题,诸如“是否有向患者告知小布医生的存在?如何避免AI对于医生判断的干扰?”这些问题使得“小布”在技术强大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来自伦理学的人文关照。

人工智能是一项技术,根据其应用的领域不同,形态内容都会有所差异,王有强表示,希望在评估总结儿科医院“小布”AI医生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能将其归纳出一个具有可推广性的模式,用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其他领域。

  ✦✦02

  大家都提AI+,但他做的是AI×AI=AI²

针对人工智能,王有强有着自己的思考,他将其总结为“1、3、5”——给定任何1项人工智能技术,都有3个主体:作为管理方的政府、技术的供给者、技术的应用者,这3个主体面对人工智能,都会有5个考察的维度:性能、效能、使用、规范、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王有强对于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要做的AI,提出了新的见解:“我们要做的是AI的平方。”既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是Application Intelligence,要做真正能够应用的人工智能。

据王有强介绍,目前,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服务于国家和上海的重点战略,致力建设五大领域,分别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化、双碳、设计。

4.jpg


今年10月26日,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数据中心先进计算架构联合实验室。

谈到这次合作,王有强表示,将来的数据会越来越大,人工智能需要足够的算力才能够应对,“我们和浪潮、沐曦,一起探索大量数据下的算力提升。”

5.jpg


中心于2019年成立,至今仅过去了两年,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发起设立的机构,中心充分调动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专业领域的人才优势,形成了多学科、多方面的交叉融合。

王有强认为,创新是“乘号”,“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里,上海和清华是两个重要的主体。这两个重要主体通过创新,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而创新就是中间的‘乘号’,体现强强联合的倍乘效应。”

王有强坦言:“机构很新,新机构的特点是变化快,用好了这个,就是优势。”


6.jpg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发起设立的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统筹清华大学与上海市的各项合作,旨在发挥上海市在对外开放、产业体系、金融资本和清华大学在科技研发、创新人才与国际合作的双方优势,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智库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