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立20周年。12月20日,合肥研究院举行成立20周年发展战略研讨会,国内70余位院士及专家学者齐聚“科学岛”,为该院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合肥研究院将着力构建性能国际先进的大科学装置集群,超前布局相关尚处“无人区”的科学研究和颠覆性前沿技术研究,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专家学者对“科学岛”充满期待
在合肥市区西北,有山水环抱一岛屿,如今的合肥人习惯把这个地方称作“科学岛”。20年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这里成立,如今,“科学岛”已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实际上,早在1965年,这座小岛就已被划转中科院用于研究所建设,几年后,现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便来到这里开展科研工作,如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82岁的万元熙仍习惯性地把这里称为“董铺岛”。
“我到这已经有快50年了,亲眼看着‘董铺岛’从一片比较荒凉、没有太多科研队伍的地方,成长为国家乃至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基地。”万元熙说,国家以及安徽省、合肥市持续给予的支持,和岛上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是合肥研究院成长的关键。“我所从事的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研究,既需要理论基础,又需要工程技术等。几十年来,我们在自身努力和各方支持下完成了一项项突破,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基地之一。”万元熙说。
昨日的会议上,众多专家学者都表达了对合肥“科学岛”的期待。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曹健林表示,科学岛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地方,20年的发展造就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学术圣地。“20年来这里的发展进步是非常明显的,成为中国最密集的基础研究的聚集区,也是推动中国大科学装置走在世界前列的主力军。未来,这里还将创造出更多的成果,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的的力量。”
将推动2个新的大科学装置立项
20年来,合肥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大气环境光学与遥感、强磁场技术与交叉科学、医学物理技术等学科方向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9项,多项成果入选中科院代表性成果。面向“十四五”,“科学岛”如何继续当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
“到2025年,基本建立规范高效的现代化研究所治理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介绍,未来,合肥研究院将着力构建性能国际先进、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其中,将建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此外,推动强光磁和大气立体环境探测设施2个大科学装置立项,培育1项由中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
“依托大科学装置,合肥研究院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合作战略,构建广泛合作网络。”刘建国说。
在具体科研方面,“十四五”期间,合肥研究院将主攻磁约束核聚变科技、强磁场关键技术与交叉学科、大气环境光学遥感技术及应用、特殊环境服役材料这四个方向,将力争在高约束稳态近堆芯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等方面解决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突破下一代高场超导磁体技术、星载大气环境探测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
“面向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合肥研究院还将超前布局相关尚处‘无人区’的科学研究和颠覆性前沿技术研究。”刘建国说,“十四五”期间,合肥研究院将在高压下超高含能材料、癌症原代细胞工程技术与诊疗装备等研究领域进行布局。
在人才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合肥研究院将力争打造一支拥有10位战略科学家、100位领军人才、1000位优秀青年人才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2至3个优秀国际合作伙伴团队,初步建成国际人才聚集高地。
“合肥研究院将持续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性、原创性科学供给,努力成为卓越的、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一流综合性科研机构。”刘建国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