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28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推动呼包鄂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升级、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更好地支撑引领全区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
一批创新联合体实施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落地“开花”。
2021年,自治区不断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步伐,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突出“高”和“新”的战略定位,通过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政策先行先导
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自治区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是关键。
为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2021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的出台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到2025年,全区高新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基本形成,国家级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自治区级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全区总数的45%以上,其中国家级高新区达到25%、自治区级高新区达到20%;国家级高新区达到5家以上,自治区级高新区实现盟市全覆盖。到2035年,高新区经济发展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增强,成为自治区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示范样板。
此外,《实施意见》对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强化高新区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跨区域合作创新、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高新区组织管理等进行专章部署,推动国家和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把高新区打造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1年,自治区以顶层设计和完善制度先行先导,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工作指引》《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资源整合流动,助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引领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规划引领,支撑产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聚焦区内优势特色产业,着重分析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
推动高新区“提档升级”
支撑高质量发展
国家高新区是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强度最大、创新成果最丰硕的区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全面的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作用。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新区建设,把高新区作为实施“科技兴蒙”行动的重要平台,提出大力实施国家级高新区“提质进位”和内蒙古自治区高新区“促优培育”行动,加快推动高新区提档升级。
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重点支持“三区两中心”建设,推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三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加大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力度,支持呼包鄂三家高新区1.5亿元科研经费,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对通辽市高新区、赤峰市高新区、阿拉善高新区三个自治区级高新区分别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推动这些高新区在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创新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积极改进提高。
包头稀土高新区一角
2021年3月,科技部发布的“2020年国家高新区总体排名和四个一级指标排名”中,呼包鄂三家国家高新区2020年度综合排名分别提升10、5、1位次。高新区位次的提升,表明内蒙古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推动国家级高新区“提质进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落实“科技兴蒙”政策措施,分别对提升5位以上的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给予1000万元支持。
自治区科技厅以升促建,稳步有序推进自治区级高新区扩容升级,“促优培育”行动也传来新进展。目前赤峰高新区已通过国家相关部委审核报国务院待批,阿拉善高新区已列入升级考察对象,得到科技部的指导。
稀土是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具有稀土工业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2021年,自治区积极推动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通过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整合优势科研力量,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解决稀土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形成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提升稀土资源有效利用。
为积极推动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自治区科技厅与包头市共同编制了《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组织中科院院士张洪杰等7名国内稀土新材料领域专家对该方案进行咨询论证,目前已经报送自治区政府,待审议研究后上报国家科技部。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2021年5月,“科技兴蒙”行动专项和包头市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万吨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线”在包头落地。
全球首台套固废与二氧化碳矿化综合利用项目工业试验阶段,工人正在渣铁处理反应罐中取样。
作为全球首台套固废与二氧化碳矿化综合利用项目,包钢将为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和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产业化基础,也为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该产业化示范项目可在同类企业中广泛推广,在满足固废综合利用需求的同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围绕推动“五大领域”、智能制造等产业创新发展,共支持重大科技项目20项,支持经费达1.8亿元,撬动社会投入研发资金4.8亿元,项目全部由企业牵头实施,引入国内100多个创新团队参与攻关。围绕推动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布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支持135个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财政投入资金1.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2.16亿元。
以往,煤炭被开采后,需要送进煤化工企业,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才会转化为合成气。而如今在内蒙古,煤炭在地下就能完成转化程序。在中为能源鄂尔多斯唐家会矿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正在稳定运行。今年,企业研发制造了大口径、长距离新型连续油管撬装设备,再一次提高了合成气的产量。
“合成气的产量较改进前提高了5%,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大规模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内蒙古中为煤气化技术公司总经理汪传敏说道。
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工艺在乌海市落地转化
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自治区首台套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车正式下线,国内首创26kW/40000rpm稀土永磁无刷高速电机,多极聚合辐射取向装置和成型方法,70MPa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第一台样机试制......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一批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正落地实施。
“十四五”期间自治区科技厅将持续推动“科技兴蒙”行动,不断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加快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主体,推动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