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着力推动青海绿色发展

   2014-03-05 青海省科技厅
33
核心提示: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解源?2014年2月25日?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解 源?
2014年2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和省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3年科技工作,研究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2014年的工作部署,组织安排2014年我省科技改革发展工作。2013年我省人均GDP已接近6000美元,青海经济社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面对全国更大力度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强力支持,寄予了殷切期望。在省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和省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惠宁书记和郝鹏省长均对我省2013年的科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3年省级综合部门政风行风评议中科技部门也被评为第2名。这对我们都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对于本次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也非常重视,会前,匡湧副省长对此次会议作了重要批示,下午他还将出席座谈讨论会,提出具体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要求和省政府主管领导的指示精神,将本次会议开好,以此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获得新发展。?
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与会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一、关于2013年全省的科技工作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工作,集成科技资源,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青海绿色发展,推进“三区”建设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引领作用。2013年共组织省级科技计划383项,组织资金225.7亿元,财政科技投入3.3亿。争取国家部委科技资金10.1亿元,增长162.79%。全年取得科技成果335项,其中47.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请专利1099件(获得授权专利502件),年申请专利首次突破千件,同比增长30.2%。全省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639件,增长23.8%。李小松和艾措千两位专家荣获2013年度国内知名大奖——何梁何利科技奖。全年验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48项,新增产值及利税234.67亿元。全省技术交易市场技术交易总额达26.89亿元,同比增长27.68%。截至2013年9月,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1.21亿,工业增加值达72.37亿,分别比2012年全年增长45.71%和13.43%。3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总产值已达到2012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的近30%以上。?
  (一)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解决了一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1、围绕省政府确定的50个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工业双百行动,组织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全年“123”科技支撑工程共立项49项,项目总经费256.94亿元,其中财政科技资助经费2.29亿元,企业科技投入34.62亿元,带动项目建设投入220.03亿元,预计形成年新增产值304.04亿元。预计申请国家专利237~287项,制定技术标准54~60项,开发新产品51~59种。“123”科技支撑工程实施四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794亿元,财政科技投入近4亿元,企业科技投入66.7亿元,累计实现产值896.1亿元,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790件(发明专利364项),制定技术标准160余项。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511人,其中博士27人,硕士138人。组建47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并建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矿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青藏高原冬虫夏草、沙棘开发、藏药工程等1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争取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生物资源开发及中藏药等2家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组建了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战略联盟被列入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成立了弘川化工、康普生物、央宗药业3家院士企业工作站。?
  2、依托海南国家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西国家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组织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2013年围绕十大农牧特色产业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4项,经费总投入5.0786亿元,其中财政科技资助0.5426亿元,将形成科技成果93项、专利18件。预计年实现产值10.1亿元。“1020”农牧业科技工程实施两年以来,在生态畜牧业、高效节水、油菜和马铃薯新品种推广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新增产值11.73亿元。?
  3、针对我省单位GDP能耗过高,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实施青海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行动。2013年共安排节能减排项目26项,财政科技资助经费4215万元,总经费20.5亿元,可新增产值22.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1万吨/年,使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电解铝“五低三窄一高”节能工艺技术集成研究推动了铝电解的能量利用率由目前平均不足50%提高到60%左右,使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全面完成重建社会主义新玉树科技引领行动计划项目。资助科技经费1.5亿元,全面完成并通过科技部验收了以玉树县代格村为重点的4个示范点上实施的包括水光互补为主体的分布式智能型电网、现代设施农业、农牧区多元化清洁型经济型用能体系、高寒草甸生态畜牧业和现代数字化服务等五类科技建设示范项目。经过3年的实施,研发与集成了双模式光伏发电技术、CL建筑体系和太阳能光热采暖技术、寒区节能蔬菜温室生产技术、优质人工草地建植和家畜补饲技术、“三网合一”信息技术等13项技术,形成了绿色建筑、农牧业生产新模式、信息化服务等三大技术体系。玉树重建科技示范第一村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5、组织实施了一批金太阳工程。依托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金太阳工程项目,立项24项,总装机容量89.7兆瓦。工程涉及全省97座光伏电站、11万套户用光伏电源、352座通讯基站和264套光伏提水系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离网光伏电站—玉树州曲麻莱县7.203 MWp分布式离网光伏电站。基本解决了我省大部分无电地区农牧民用电问题,也使一批新能源企业获得发展机会和空间。?
  (二)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组织申报科技部等部委立项科技项目193项,总经费52.75亿元,申请国家资助经费17.31亿元,获资助经费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9%。其中,金太阳工程项目10项,总装机容量56.6兆瓦,资助7.2961亿元;科技富民强县项目9项,获资助1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46%。争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出资设立1亿元“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连续五年每年出资1000万元,旨在针对制约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面向全国吸引、培养和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升我国盐湖科学研究水平和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三)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组建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藏高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3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申请专利46项,发表论文79篇,制定技术标准7项。“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型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已分别列入2013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联盟、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新认定1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新认定1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16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积极推进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推动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我们着力重组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由高新区管委会、园区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组成的“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工程中心主任负责制,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2013年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56.5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工业总产值78亿元,工业增加值64.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4.6%、26%。在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高新区各方面发展成绩突出,显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省工业经济中的亮点。西宁、海东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建成核心区面积6.04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247项,园区累计完成投资89.5亿元,核心区入驻企业503家,核心区年产值已达74.75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园区就业人数达7.2万人。2013年两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部会同农业部等六部门对全国64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全面评估中,被评估为“优良”和“良好”。3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26项,累计完成投资59.5亿元,核心区入驻企业191家,核心区年产值已达15.96亿元,园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44元,园区培训农牧民15.4万人(次)。目前,省级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总产值已达到当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的近30%。遍及全省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我省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试验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
  (四)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牧区公共服务能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成农牧业生产管理智能服务、农牧区远程互动教育服务、农牧民健康诊疗普惠服务和农牧村镇社会管理信息化服务等四大平台,有效解决青海省农牧区分布广阔、农牧民生产技能低、农牧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弱等问题。通过“青海省省级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应用”、“乐都县农村信息化服务技术研究示范”、“青海省社会化管理信息技术示范”等科技项目的支持,以青海省农牧区信息化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依托,建成了以600余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为核心、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后台专家—科技特派员—农户”三位一体,内容包括农业科技及医疗卫生、远程教育、公共管理信息化主动推送服务,更加智能、主动、个性化、可持续推广的、直接面向农户服务的信息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我们还依托青海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青海有线电视网“青海党建”频道和青海省农牧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根据农时,采用专家视频授课、农牧民点播、制作电视专题片等培训方式,重点开展了农牧业高效种养殖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农牧民创业技能以及民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覆盖西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等7个市(州)的80个服务点。2013年共组织专家进行了48场网络视频授课和答疑,累计收看、点播超过7000人(次)。网络和现场累计培训科技管理人员、农牧区乡土人才、星火带头人及农牧民14500人(次)。目前,我省已列入由国家科技部、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开展的“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还不相适应加快建立市场导向机制的要求,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和水平不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不足、科技管理的效率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总之,我们的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需要认真总结经验。?
  二、主要经验
  自“十二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基本原则,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迅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在为青海经济发展服务的进程中,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科技成果有序转化、科技资源配置合理高效、更加开放、富有活力、适应青海绿色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特别是在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在科技上有新的突破,使科技创新在青海新的发展阶段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比如:在农牧业生产领域,一系列作物品种的突破极大提高了我省的农业生产力,粮食单产十年间增加37公斤;油菜生育期缩短了20多天,种植区海拔升高200多米,平均亩产提高8.7%;马铃薯亩产最高纪录达5650公斤,使我省成为全国马铃薯生产的高产区。推广“种草养畜”关键技术,使鲜草产量达到3455公斤/亩,较上年提高37.71%。海南州过马营镇已成为全省牧区活畜交易量最大的地区,以过马营为中心的牛羊育肥基地,育肥牛羊54.72万只羊单位,出栏率40%,每只羊新增利润150元,合计实现新增产值6223.2万元,为周边地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针对青海柴达木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联合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开展了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种植技术研究示范及节水成套装备生产,实现每亩节水50%、节肥30%以上。? 
  在新能源领域,开发能实现数万面定日镜协调控制的分布式网络化追日跟踪技术、高聚焦比镜场优化设计系统软件,完成了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10MW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填补了我国太阳能光热电站并网发电的空白,为我国建设并发展大规模商业化太阳能热发电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示范引领。攻克了多晶硅生产四氯化硅处理、单晶硅生长控制和多线切割等核心技术,基本形成了从多晶硅冶炼、多晶硅单晶铸锭、拉晶、切片、光伏组件制造到光伏电站建设这样一条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攻克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性能磷酸铁锂合成技术、适应高低温环境的镁基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并在青海泰丰公司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自动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通过研究并掌握光伏微网控制逆变、光/水互补微网能量管理及电站自动化等系统技术,成功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玉树2MWp光/水互补微网发电系统,为未来偏远无电区解决电力供应提供了重要途径。?
  在新材料领域,解决了生箔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技术、表面处理工艺技术等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挠性线路板(FPCB)等3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专用高档电解铜箔生产技术,产能达到2.5万吨/年,市场占有率达43%,打破了台日企业在高档铜箔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青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为此荣获2013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我们支持青海三工镁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试制出新型高电位镁合金牺牲阳极、AS系列耐热镁合金、稀土镁合金和含锆镁合金等系列产品,形成6.3万吨/年镁合金锭、棒材、牺牲阳极、挤压型材的生产能力,填补了我省镁合金生产的空白,并构建了从矿山、硅铁、原镁到镁合金及各种挤压型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值3.5亿元。一系列科技突破推进了由低附加值的普通钢材延伸生产出高附加值的高强度钢拉杆和锚杆、高速铁路轴承用钢、风力发电轴承用钢、高品质钎具钢、高速铁路机车用钢等产品;从电解铝的生产延伸到加工电子铝箔、铝型材、铝合金型材等产品。?
  在盐湖化工领域,研发了固体钾矿强制浸泡溶解转化开采方法,建成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尾盐溶解—热溶结晶法高品质氯化钾示范装置和100平方公里固体钾矿溶解转化示范基地,固体钾溶解率高达80%以上,钾回收率由原来的55%提高到现在的63%,盐湖新增钾资源量达到2.368亿吨,相当于再造2.4个察尔汗盐湖,可新增经济效益2230亿元。“固体钾矿的浸泡式溶解转化方法”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在一系列技术创新的支持下,盐湖资源开发已由单纯的氯化钾的生产延伸到高附加值的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锂、镁盐系列化工产品,乃至金属镁的全方位综合循环开发利用。?
  在生物领域,攻克了白刺、沙棘、枸杞鲜果采收、预处理、贮藏及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高纯菊粉和低聚果糖产业化技术,冬虫夏草菌丝发酵基配方和培养液过滤技术,以及七味胃痛胶囊、丹珍头痛胶囊等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促进了我省特色生物产业规模化发展。?
  截至2013年9月,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12年全年增长45.71%和13.43%。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同期GDP的17.54%,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7%,占GDP的5.05%。39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为62.7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拉动我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驱动器。?
经过认真总结,我们认识到,这些业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革创新,撬动了全省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
  (一)大力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革向社会发布《青海省2013年度基本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组织编制工作。涉及产业化的省级科技项目,主要依据各类经济园区管委会、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需求编制发布科技计划指南。创新项目申报的条件,强调产业化项目要以企业为主承担,且要与科研机构联合,将产学研结合落实到制度上。在项目申报阶段,及时引入相关投资基金,参考其对市场的判断,对征集的项目进行宏观数据分析,开展指标评估(包括经费投入、资金匹配、支持强度、科技产出等),淘汰尽管技术水平很好但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项目,完善项目的结构和产出指标,同时为投资基金的进入打下伏笔,从制度上打通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通道,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通过此举,不断在省级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更多加入市场的决定要素。2013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安排经费3.3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25.7亿元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和全社会投入之比达到1∶68,经济投入产出比和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模式,创新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新机制。一是充分发挥青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利用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成立了青海华控科技创业、青海欧瑞科技发展和青海国科创业等3只股权投资基金,以财政8000万元资金支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5亿元。基金已筛选成长性较好的近3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辅导。2013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的青海国科创业基金是我省首家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投资青海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风险投资基金,基金规模1亿元,已获科技部资助2500万元,其目标将在5年内力推15家企业到资本市场挂牌或上市,实现总产值240亿元以上。已实现了1家企业在天交所挂牌,2家在青海股权交易市场挂牌。2012年12月26日在天交所成功挂牌的齐鑫勘查公司(00049)成为青海省在主板市场之外的资本市场上实现挂牌融资的第一家企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该企业资本量迅速由3000万元猛增至1.9亿元。二是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展科技与资本的深入和广泛合作。2013年与两家银行签署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三年内2家银行拟每年向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25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实现了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三是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积极探索专利质押融资新思路,成功开创了青海利亚达化工有限公司以“盐湖型硼矿生产硼酸的结晶控制及增白方法”专利与西宁开投科技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签订300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贷款,以及成功协调交通银行给青海威德生物公司专利质押贷款1000万元,为我省科技成果产业化拓展了一条有效融资通道。?
  (三)加强指导帮助,提升地方科技工作能力水平。一是建立支持地方科技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参与常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基础上,每年为地方切块1000万元,重点用于地方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实施一批项目,推广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使一批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在我省得到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科技在农牧业调结构、转方式中的支撑引领作用。2013年资助地方产业发展的科技经费达8707万元。二是建立帮助地方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制度。全年帮助申报国家科技项目31项,获批25项,资助经费5045万元。特别是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已实现全省46个县(市、区、行委)全覆盖。自2005年科技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来,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55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累计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9827万元,其中民和县、共和县等9个县由于实施专项绩效显著,被国家批准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绩效考评奖励项目。三是加强地方科技管理培训。组织地方科技管理领导干部参加上海科技管理培训学院和中科院“科技创新”培训,2013年培训地方科技管理干部50人。四是加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在2013年度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中,我省西宁市、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5个市(州)和民和县、乐都县、互助县、化隆县等27个县(市、区)通过了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其中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个市(州)和城东区、湟中县、湟源县、互助县、乐都县、民和县、共和县、格尔木市等8个县(市、区)被评为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王予波等40名同志被评为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与上年度考核相比,我省通过考核的地区数量增加了8个,通过考核率提高了15.7%。?
  (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壮大科技创新队伍规模。一是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在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计划151项实施项目中,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科技指标,参与项目科研人员共计1807人,其中学科带头人有79 人,博士160 人,硕士459人,高级职称235人。二是积极举荐国家优秀科技人才。2013年已推荐国家创新人才28人,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各1个,其中,中青年领军人才15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3人。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陈继涛和青海华信冶炼有限公司翟红伟两位同志分别被列入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推荐李小松和艾措千两位专家申报2013年度何梁何利科技奖并获成功。三是加强培育科技创新人才。联合省委组织部、中科院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青海省县(市、区)领导干部“科技创新与区域战略”培训班,培训县处级干部41名。同时,已与中科院大学达成举办“中科院青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班”的意向,依托中国科学院为青海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开拓型高级管理人才。?
  三、2014年科技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面对新的形势,党中央提出要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两方面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五个重要内容之一。在省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上,惠宁书记和郝鹏省长在部署今年工作时均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的概念。惠宁书记特别在大力推动工业发展升级中提出要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到突出位置来抓,明确指出“这是青海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点”,郝鹏省长也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他在省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青海自然资源丰富而独特,但其地处青藏高原,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之一,而且生态环境脆弱。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维护生态,加之远离中国几个大的经济中心区,各种成本高昂。因此,其发展的门坎很高,对产品的价值要求也高,对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我们要实现既能保持生态协调稳定,又能提高人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繁荣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更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共同繁荣,各民族、各阶层、各行业之间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发展模式。这是青海建设“三区”,实现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从领导们的一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中我们深切体会和感受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推进青海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由单纯自然资源等低端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新模式,实现绿色发展,是我们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省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精神,开创青海作为一个具有国家生态战略地位的欠发达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新模式的必然要求。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重任和使命,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真正获得不断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动力,才能真正倾力推动科技创新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挥重要的支持引领作用,才能真正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青海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经济将成为未来青海的重要经济特质,成为青海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三区”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我们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着力点。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2014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和省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精神,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此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职能,着力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创新型青海建设和打造青海经济升级版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2014年全省科技工作将重点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中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上起决定作用的、更加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启动省级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青海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一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建立真正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科技管理科学有效、科技评价奖励导向明确、科研创新基础条件坚强有力的科技体制机制。?
  二是积极落实省部会商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科技援青工作。我们计划通过省部会商机制,建立国家支持、对口支援和促进产业转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科技援青工作模式。与此同时,开展厅州会商工作试点,开创推动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新模式。?
  三是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制定出台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引领和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全力推进“青海国家创新型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和“创新型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等国家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第三方面要加强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在完善财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财税优惠政策实施力度,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民营资本创建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科技投融资担保机构,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进一步扩大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进一步大力促进科技投资基金的发展,支持高技术企业快速成长。特别是要在已获科技部支持的青海国科创业基金的平台上,成立“藏羚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并争取得到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支持。?
  四是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已联合下发文件,将青海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省。我省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适合我省区域特色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工作模式和新机制,一是建立起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智能、个性、主动的科技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全省农牧民生产水平和效率。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利用,快速提升我省偏远农牧区医疗、科技、教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是继续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青海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行动等一批重大科技工程,着力攻克一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我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方面,今年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全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六是继续加强省级优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文献服务平台等各类研发平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继续支持我省具有优势的特色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提升我省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七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专利申请的补贴力度和强度,提高我省专利的拥有量和专利质量,提升我省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特别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规模,加速专利产业化的进程。?
  八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暖”和公共服务普惠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青海农村牧区清洁型、经济型能源体系建设,解决农牧民取暖和用电问题,并结合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努力解决城乡统筹的问题。?
  九是加大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一是积极推动“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JP〗与美国“犹他-青海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合作机制;二是努力把与国家基金委合作建立的联合基金做好,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十是加强科普工作。一是完善科普联席会议制度,二是改革“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活动的形式,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服务和科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