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探索科学前沿 勇攀科学高峰 ——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侧记

   2021-10-15 青海省科技厅
54
核心提示:  深秋十月,天气乍寒,但青海会议中心却一片热烈气氛。10月14日上午,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颁奖大会在这

  深秋十月,天气乍寒,但青海会议中心却一片热烈气氛。10月14日上午,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颁奖大会在这里举行。省委书记王建军、省长信长星发来贺信,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会和全体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广大科学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大会隆重表彰了为我省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和优秀科学成果,激励全省广大科学工作者坚守科研初心,担当时代重任,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探索科学前沿,勇攀科学高峰,推动青海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当会议宣读省委省政府表彰决定,14名获奖代表依次上台领奖时,台下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这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团队是近年来我省科学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们在基础理论及应用对策研究、科技创新、工程攻关、科学普及等方面积极作为、贡献突出,为全省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省广大科学工作者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青海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集体个人,为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创建“五个示范省”,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只有努力从人民群众广泛而丰富的实践中研究问题,将学术追求同青海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汲取社会养分、人民智慧,才能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鄂崇荣在获奖代表发言中说:“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向火热的社会生活,立足生动的社会实践,深入调查、扎实研究,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答案,从时代发展中总结新经验,为建功新时代、建设新青海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华坤在发言中表示:“获得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创新驱动奖’,对我们团队来讲不仅是至高的荣誉,更是一种动力的鞭策。我们要发扬在青海这块热土上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在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与适应性管理研究中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加倍努力,争创更多成绩。”

  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等工程建设技术管理工作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文山表示,近两三年来,青海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省的科技创新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一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科技蓝图正在徐徐展开。他说,为了建设新青海,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青海省工程建设领域奋勇争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新青海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最近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获奖者代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张登山深感振奋:“生态保护是青海的‘国之大者’。10月12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把青海生态保护提到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作为研究青海生态的科技人员,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我已退休了,但还能为青海高原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继续进行科研教学,我要争取多出成果多培养人才,为建设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