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实施《青海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启动之年、开局之年,成绩斐然。可以说,开局好、起步好,为我省“十二五”科技发展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对科技发展工作起到了鼓励士气的作用,我们将按照《青海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突出绿色引领主线、优化两大布局、实施三大工程、构建四大创新体系、加强五项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我省科技发展工作,力争“十二五”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的总体目标,为全省绿色发展和建设创新型青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亮点纷呈。一、“123”科技支撑工程成效显著。两期“123”科技支撑工程共完成投资390.79亿元,政府支持10.15亿元(争取国家项目经费6.11亿元),获得贷款103.03 亿元,企业科技投入19.16亿元,累计实现产值453.43亿元,申请及取得了230项国家发明专利,268项实用新型专利,制定各类技术标准80余项,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重建社会主义新玉树科技引领行动计划进展顺利。主要集中在以玉树县代格村为重点的4个示范点进行科技示范建设,资助项目经费约1.5亿元,其中国家支撑计划资助2810万元,金太阳工程及中科院太阳能行动计划等资助1亿元,省科技项目资助1357.6万元。截止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18栋,示范带动种植温室100余栋,占玉树结古镇种植温室总量的50%。3月,第一批产品上市,现日产鲜菜1000余斤,成为结古镇的蔬菜生产基地;完成巴塘和果庆牧场建植饲草基地5100亩,天然草地鼠害治理5000亩,培育改良草地3000余亩;实施了高产栽培大田作物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示范种植7类作物、8个品种、1300亩地,其中青稞单产215公斤/亩;建成60KW双模式光伏电站,2MW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有望年底并网发电。代格村110套民居和村委会太阳能采暖项目已全部安装到位,可全部满足农牧民冬季采暖需求及全年热水需求,采暖期室内温度不低于16℃,10月23日,已正式移交入住。通过科技支撑,代格村已成为玉树灾后重建中的现代化科技示范村,获得了当地群众高度好评。三、启动实施了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针对我省农牧业发展和《青海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青海省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简称“3920”工程),重点打造3大农业科技示范区,力促9大特色产业链发展,集成20个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的农业科技专项进行示范。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如“沙棘白刺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形成了50项科研成果,申请了52件专利,制定了各类标准18个,10个原料基地取得有机产品认证,新增产值12.95亿元、上缴利税3.89亿元,农牧民增加收入3.15亿元,10万户、30万农牧民通过采摘浆果脱贫,封育和新增浆果生态经济林面积达90万亩,成立了青海省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了致力于浆果资源研究与开发的2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50余名企业技术骨干。四、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全面启动。10月27日,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了青海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动员大会,省委、省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和科技部领导为青海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揭牌,这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标志着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了全省28%的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聚集效应不断显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初步形成了生物技术、中藏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雏形,为推动青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五、海南州国家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入新阶段。8月7日,“海南州国家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启动大会”在海南州贵德县召开,标志着我省生态畜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实验区引导生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投资4983万元,种植当年生优质牧草23万亩,选育生产母牦牛3760头,选留后备种牛1200头,绵羊育肥20万只,修建60㎡草料棚156座、养殖小区13处(其中有机养殖小区1处)、民俗产品加工销售点3处、“牧家乐”旅游接待点1处60户,购置牧草收贮机械11台(套)、饲料加工设备3台(套),建立河卡有机产品可追溯体系,培训农牧民1390人次。2011年仅过马营地区市场年交易牲畜达到了创记录的20万头(只)。六、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重大成绩。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这是继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我省又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标志着我省农业科技工作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规划面积已分别达到4.4万亩、50万亩和200万亩,今年园区已完成投资9.2亿元,新入驻企业26家,预计今年将完成产值8.6亿元,实现利润1.72亿元,上缴税收0.6亿元。园区建设以来,共引进新品种162个,新技术34项,培训接待农民3.2万人次,吸纳劳动力人数达1295人,辐射带动项目区农户4.6万多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310元,人均增收1700元,发挥了示范、辐射、带动的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海东高原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我省农业科技园区累计实施各类示范、推广及产业化项目242项,引进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57个,开发新产品135个,新品种示范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园区产值达到27.45亿元,有效推动了我省绿色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省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和保障。目前,我省已建设2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园区,分布于8个州(地、市)的19个县(市、区)。七、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突破。一是建立了省部会商机制、省院会商取得突破。10月27日,省部会商制度议定书签字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西宁举行,建立省部会商工作机制。通过省部一把手直接会商工作机制,建立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绿色通道,将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和发展、推动农业信息化及高原农牧业快速发展和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推进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7月,我省与中国工程院建立科技合作协议,将在开展重大决策咨询、推动产业发展、加强合作研究与开发、组织学术活动、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和建立省院会商协调机制六个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加强与美国犹他州交流合作。推动成立了“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并与美国“犹他-青海产业技术战略联盟”联合申报“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框架•绿色伙伴计划”获得成功,双方今年5月在华盛顿举办的“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举行了签约仪式 。八、建设青海大学三江源研究院和产业发展研究院。为了发挥科技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和清华大学的支持下,青海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在青海大学成立了三江源研究院和产业发展研究。研究院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政府相关部门、研究院所和学校、企业等负责人组成,研究院由高水平专家学者组成,形成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共同申报国家及省级相关项目和实验研究基地,建立公共技术平台,集成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推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训,力争在三江源生态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能源综合利用等相关领域开展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研究,在此进程中,为我省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努力把两院建成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充满蓬勃发展活力的、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九、全面推进西宁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4月,西宁市隆重召开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标志着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成立了以西宁市市长为主任、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委员会,并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全市31家相关单位的党政领导目标考核。制定印发了《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西宁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责任目标考核暂行办法》、《西宁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委员会主要职责及工作制度》和《西宁市2011年—2015年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分工》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各部门任务分工,以落实目标责任。力争通过5~10年使西宁市成为全省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率先试验区和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区,全省乃至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生态建设、自主创新、维护稳定的服务保障和科技研发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成绩突出。围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国家经费资助。截止目前,共获批国家科技项目221项,获国家经费资助7.7亿元,已到位资金达 3.37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