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油价尽显强势 哪类资产将受益

   2022-02-16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32
核心提示: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尽显强势,累计涨幅超20%,目前距离100美元仅一步之遥。在油价大涨的背景下,哪些投资

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尽显强势,累计涨幅超20%,目前距离100美元仅一步之遥。在油价大涨的背景下,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分析人士表示,从大类资产联动角度看,股市、商品尤其是贵金属与油价常常出现联动行情,油价大涨将间接利好能化、煤炭乃至消费板块的表现。

逼近100美元

自去年12月本轮行情开启以来,布伦特及美国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分别达35%、39%。从更长周期看,2020年5月以来,国际油价仅有5个月出现月线回落,总体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

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月14日18时25分,布伦特及美国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交投于94.5美元/桶、93.2美元/桶。国际油价再次逼近100美元关口,上一次国际油价在100美元之上还是在2014年8月初,距今已经有七年多。

国际油价近期连续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工业品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原油价格对其他大宗商品品种乃至其他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较为明显。从历史数据看,近30年的交易数据带来的启发是,每次油价大幅上涨期间,在其他大类资产中,权益类资产(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尤其是贵金属表现较好。

“油价大涨和股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并行出现的,而不是因果关系。”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李彦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从历史上看,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阶段,通常对应全球经济上行周期,或经济政策极端宽松阶段。在经济上行和政策宽松周期中,大宗商品、股市自然有较好表现。

“在上行周期后期,经济繁荣叠加刺激政策退出滞后,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明显抬升,利多贵金属表现。”李彦森表示。

“通常在原油价格大涨阶段,全球经济处于增速较快且货币流动性宽松时期,同期股市和大宗商品受这些利多因素影响表现较好。这一时期美元指数往往走势偏弱,贵金属与原油同涨。”一德期货原油分析师陈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原材料与消费板块受益

原油向股市的传导链条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在油价大涨期间,股市中的上游原材料板块如钢铁、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和下游消费品如食品饮料,以及建筑材料、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等板块通常迎来一波不错的上涨行情。这些行业或是通胀受益行业,或是财政扩张受益行业,在油价大涨期间,通常有出色的表现。

“当油价受益于经济复苏而上涨时,工业品整体需求往往增加明显,财政政策也较为积极,股市中的原材料、建筑材料和交通运输板块表现出色。”陈通表示,这些现象通常是同步出现的。

从油价上涨向下游传导的角度看,李彦森分析,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传导至下游石化产品价格,同时与煤化工交叉的下游化工品涨价又会间接带动煤炭价格上涨。就消费端而言,除直接受到燃料价格影响的公共和私人交通外,对其他板块传导周期更长,属于薪资上涨后的后周期变动。

油价短期或维持强势

李彦森在研究中发现,在能化品种开启上涨行情之前,金属资产常常会启动一波行情。“从价格波动的时间上看,金属价格上涨往往在早期,如2020年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价格上行周期均比能化品种更早。这也与国内经济更早进入加库存周期有关。”他说。

李彦森分析,本轮油价上涨行情与历史情况基本一致,即遵循经济周期中先金属、后能化的涨价步伐。目前,全球经济逐渐修复,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仍在高位,叠加疫情对经济尤其是交通领域的冲击持续下降的情况,能源需求仍将偏强。在供给端无明显变动情况下,油价可能继续上涨,并直接利好股市中的能化相关板块。同时,经济复苏叠加美国通胀高企,已经令美联储进入加速紧缩阶段,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50个基点、6月宣布缩表的预期较高,通胀和紧缩对于美债而言是明显利空,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利空股市。但从国内市场角度看,上述影响将会削弱。 

“国际油价已经上涨至七年以来新高,后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滞胀概率在提升,海外股市和商品投资风险加大。”陈通表示。(中国证券报 记者 马爽 张利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