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18亿元 专家呼吁碳期货

   2021-12-01 中国经济网
58
核心提示:11月30日,在2021第五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表

11月30日,在2021第五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配额价格波动合理,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

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323万吨,累计成交额18.47亿元。

赖晓明同时表示,要加强相应产品机制的创新。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是一个现货市场。如果按照现货二级市场的口径统计,中国市场的规模在全球已经名列前茅,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市场需要加强碳产品创新,这个积极研究和推进碳衍生品交易。

11月27日,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新华也表示,我国的碳市场碳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缺失,碳价预先机制尚不完善,应加快推进碳排放市场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应适时推出碳期货交易。

“随着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上升,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将更具活力。”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建立碳期货市场来引导现货市场,能够为现货市场提供市场预期价格和变化方向,能够进一步提高碳定价效率,加快碳减排进程,助力推进“双碳”战略。

“碳期货品种的推出,有利于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实现更加公允和合理的碳定价。同时,随着未来碳期货的上市,将更好地践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碳期货能够有效帮助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高能耗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平滑碳价波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资本配置。此外,推出碳期货,也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低碳行业倾斜,加速绿色金融发展。”广州期货研究中心创新研究负责人李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声支持推进碳期货上市。今年6月份,证监会表示,将指导广期所开展广泛调研论证,完善合约规则设计,在条件成熟时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11月初,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金融产品,支持广期所建设碳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碳金融服务。

碳排放权相关期货品种有望在两年内推出。在11月中旬举行的第十二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上,广期所副总经理李震表示,今年5月份,广期所两年产品规划已获得证监会批准。未来两年,广期所将在四个领域为期货市场带来创新品种,其中一类是服务绿色发展相关品种,包括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产品。

“碳排放权期货的推出,可以为企业解决相关定价和风险对冲问题。”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曹扬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碳市场定价上,目前全国碳市场定价机制有待完善,不同地区市场之间碳价差别大,期货价格有利于形成全国规范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反映市场预期,指导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排放工作,形成真正有效的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曹扬慧表示,在碳价风险对冲上,企业可以便利地利用期货合约来对冲未来碳价波动的风险,同时有助于企业将碳配额所占用的流动性释放出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并不局限于有配额的企业,做市商、个人投资者、金融投资机构等均可参与,为市场提供充分的流动性,从而使得碳排放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控风险。

她进一步建议,在资本市场深化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可以将碳期货交易设计为对外开放品种,以人民币结算,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这样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提升我国在全球碳市场的话语权。(证券日报 记者 邢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