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虽然我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仍要响应党和总书记的号召,八十再出征,在新的征程上为人民立下新功。”
——吴天一
2014年,西藏自治区墨脱公路正式通车的次年,当地群众听闻县上请来一位医术高超的“门巴族老大夫”,十里八乡的人们慕名求诊,甚至有骑马、骑驴赶来的。
这位“门巴族老大夫”就是吴天一,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墨脱公路通车后,他赴实地开展高原病调查,还很快学会了用门巴语交流,以至于被群众误以为是门巴族的大夫。
了解吴天一的人,都惊叹于他的语言才能:出生在塔吉克族家庭,读书时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大学修过俄语,到青海工作后自学成为“藏语通”,如今英语也不在话下。
20世纪80年代,吴天一曾主持了一场大型田野调查,历时数年,到过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乡镇牧村,收集到大量的临床资料,最终提出藏族已获得“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做出了科学性的系统研究,影响深远。
能用娴熟的藏语沟通,得益于吴天一日积月累打下的底子。早在1958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他就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奔赴青海支援西北建设,初到高原就开始自学藏语,后又长期坚持练习。
1990年,吴天一和中日联合医学学术考察队来到位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他们想在这里探寻高海拔地区人类的生理“奥秘”。
但很快,就有队员产生了高原反应,是停下来还是继续?因着对未知领域的追求,吴天一带领其他人员继续向海拔5620米的极高地区迈进,最终成功攀登,并在此建立了高山实验室。由于团队取得的成果非常丰硕,吴天一还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授予“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经常爬这么高的山,身体怎么吃得消?吴天一就是要和自己的身体极限做个“挑战”!
可模拟上到1.2万米高空、下到水下30米的全球首个综合氧舱诞生了,设计者竟然是吴天一,他给自己做了个“装备”!“装备”做出来了,得有人试,谁来做第一个人体试验呢?
“我亲自来!”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吴天一的右耳鼓膜被击穿了,因为在实验中,气压变化太快了!
为了科研,他已经牺牲太多太多——
长期野外工作,强光照射紫外线损伤了他的双眼,40岁就患上了白内障,为了不影响工作,只能植入人工晶体;
上高原高山,路途颠簸,车祸频出,骨折超过14处,大腿只能装上钢板;
随着年龄增大,心脏又撞上了起搏器,但吴天一很乐观,在他眼中,这就是他和高原病斗争的“武器”;
............
吴天一说,要想攀上高原医学的高峰,他只能这么做。的确,现在的他还在奋力攀登。
吴天一曾到青海给当地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上了开学第一课,这个80多岁的老人坚持站着给“00后”上课,还自己写了讲稿,并且在结尾如此写道 “青藏人民正展开双臂迎接你,你的事业就在这里”。
这是寄语,也是回望,在吴天一的心头,这句话回响了一生。
院士小传
吴天一(1935— ),高原医学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