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汪燮卿:我们是临危受命,应该义无反顾

   2022-02-24 光明网
73
核心提示: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汪燮卿

“现在高速公路的沥青非常好了,我们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出口。”汪燮卿说,国家的变化和进步太快了,这是千百万人千辛万苦共同劳动的结果。

但多年前并非如此,汪燮卿的思绪回到了1978年。“那时我在干什么呢?”汪燮卿回忆说,自己那时在研究“路和油”的问题。当时,由于沥青性能差,柏油马路是夏天流油,冬天龟裂。他的任务是分析大庆油田的原油能不能用来生产高速公路的沥青,用哪个油田的原油生产沥青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相继发现了多个油田,我国石油供应实现了自足,并且还有富余。当时国家提出要“用好我国的一亿吨原油”。可我国生产的原油轻、组分少,难以兼顾汽、柴油的生产供应和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用重质原油生产乙烯和丙烯。这项技术的开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1986年,时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汪燮卿被委以重任,主持开发重质油生产轻烯烃这个重大课题。

“它是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自行开发的一个技术。”汪燮卿说,用重质油生产轻质烯烃,是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中国的原料性质、市场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开发这个新技术。“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临危受命,应该义无反顾。”汪燮卿说。

他担任了这一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组织、主持并亲自参与了DCC(深度催化裂解)以及配套催化剂的一系列科技攻关工作。

创新研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生产技术的专家、工程设计的专家、工艺开发的专家,也有催化剂生产研究的专家,大家凑不到一起去,吵得一塌糊涂。”汪燮卿说,每当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都让大家先冷静下来。在汪燮卿看来,“挑毛病不难,但如果能把每个人的优点收集起来,形成完整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果实,就是我们前进的基础。”

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高酸原油加工存在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大家开展此项技术研究时,才发现汪燮卿与他的博士研究生早已提出了高酸原油加工技术方案,按照此方案进行工业试验和生产,很快就产生了经济效益,并获得中国石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但获奖证书上,并没有汪燮卿的名字。

提及此事,他笑笑说:“我的想法有用就好。”正是这种低调、谦虚的性格,加上韧劲和坚持,让汪燮卿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科学技术方面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DCC项目获得成功后,汪燮卿又根据市场需求,主持开发了一系列的催化裂化新技术,并使其形成系列,不断充实完善,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DCC等技术因而被誉为“催化裂化家族技术”。

如今,80多岁的汪燮卿依然关注着能源行业的发展,他对未来抱着乐观的精神。“要艰苦地工作、艰苦地奋斗,还要有科学的精神。”汪燮卿说:“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这样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院士小传

汪燮卿(1933— ),有机化工专家,长期从事炼油和石油化工科技开发,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我国石油组成、油品和添加剂分析研究工作;率先主持开发成功一条炼油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的新技术路线,完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攻关;主持劣质原油加工的研究开发工作,完成高酸原油直接流化催化脱酸的研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指导钛硅分子筛的合成应用研究工作,实现有机化工氧化的清洁生产技术。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