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创业类产业人才数量领跑全省 常州打造青年创业最向往城市

   2022-02-14 常州市科技局<br/></p><
36
核心提示:日前,常州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邀请各类创新人才走上红地毯,一座城礼遇一群人。寻觅人才如饥似渴、发现

日前,常州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邀请各类创新人才走上红地毯,一座城礼遇一群人。寻觅人才如饥似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常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启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新征程,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全面打响“天下英才汇龙城、创新创业在常州”品牌,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人才“画像”高度匹配产业布局

2021年,常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达8807.6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苏南第二,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增速位列第一方阵的设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8.1亿元,增长11.6%,增速苏南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增幅苏南第二。

人才,是常州在长三角“优等生”竞争中破圈突围的关键一招。常州先后出台“创新实施意见30条”“创新政策20条”等政策文件,配套出台高层次人才薪酬奖励、支持境外离岸孵化器引才聚才、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等细则。

面对城市竞争回归产业主赛道的趋势,常州发挥产业基础好、门类全、集群强的优势,工业规模突破1.68万亿元,“十四五”末将达2.5万亿元,产业集聚人才的“蓄水池”持续扩容。

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常州让人才“画像”高度匹配城市产业布局,涌现出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人才,创业类产业人才数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领军人才企业达2967家,销售超亿元的人才企业突破60家,碳元科技、精研科技、中简科技、宏微科技4家人才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24家人才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库,97家人才企业进入科创苗圃计划。

从人才结构看,常州呈现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充沛的哑铃型结构。该市一手集聚未来产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一手推进卓越工程师行动,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擦亮“职教名城”金字招牌。

打开全国首张地市级人才地图,常州人才总量达145万,53人申报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449人入选省“双创人才”,30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过去5年引进博士1300多名、硕士1.7万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8年列全省第一。

包容十年不鸣 静待一鸣惊人

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共生。去年以来,常州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将带动社会资本5年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加快建设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抢抓新兴产业风口,常州新能源汽车、智电出行产业链壮大成为千亿级产业链,让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加速奔跑。动力电池产能位居全省首位,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分别居全国动力电池市场第三和第六。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潘芳芳表示,公司在常研发人员将扩充到5000人规模,打造全球顶尖的人才集聚强磁场。

陈金虎表示,常州将继续放大制造业基础扎实、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质量推动产才融合,预计“十四五”期间,常州将集聚各类人才50万人,实现人才总量超185万人。重点做好五个“聚焦”: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快集聚战略人才这一“关键少数”;聚焦智造名城建设,着力做强产业人才这一“重要支撑”;聚焦城市未来发展,全力激活青年人才这一“源头活水”;聚焦扩大人才开放,充分发掘海外人才这一“资源富矿”;聚焦人才自主培养,全面夯实各领域人才这一“发展塔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产业园等国际园区,正是常州坚持“四个面向”打造的人才蓄水池。能级提升后的中以国际创新村即将盛大开园。园区集聚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55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40个,涵盖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领域。

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已成为创新创业“生态池”。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说,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让更多的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争取园区科研院所母体资源,不断提升人才承载能力,着力吸引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从一个产学研成果到一个上市公司,中简科技成长为国内高性能碳纤维行业的代表企业,实现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这正是常州“懂得、舍得、等得”的定力,成就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佳话。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锋表示,常州高新区将持续引育高层次人才、发展高科技企业、汇聚高能级平台,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由企业出题、政府张榜、能者解题,以天合光能、中简科技、合全药业等龙头企业为主导整合优势创新资源,争取碳纤维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落户。

解决后顾之忧 搭建成长之梯

常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为首批3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人才公寓现场授牌,其中有面向国际化人才的西太湖人才社区,也有主打青年友好的“拾壹梧桐”人才社区,还有面向蓝领人才的东方·青年人才社区。

在陈金虎看来,先安居才能乐业。人才公寓是引进青年人才、降低落户成本的关键一环,既是人才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常州加快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实施生活居住“双资助”“三年免费住”政策,建设人才公寓10万套以上、创客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解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搭建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的成长之梯。此前,常州高规格举办人才公寓现场推进会,分层分类解决人才居住需求,让各类人才在安居乐业中感受“常州温度”。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常州排定人才强市的任务书、时间表,正向着现代化人才高地和创新强市迈进!  


来源:常州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