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柴达木盆地沉积始于3000万年前

   2022-02-25 中国科学报
62
核心提示: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中山大学张培震院士团队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中山大学张培震院士团队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揭示,柴达木盆地自大约30Ma(百万年)前开始接受沉积,并持续至约4.8Ma前。

研究团队选择柴达木盆地北缘红山地区出露连续、完整的新生代沉积剖面,利用磁性地层学与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柴达木盆地高精度的地层年代框架。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古流向恢复等物源示踪分析揭示,柴达木盆地及其北缘祁连山在约30Ma前和10Ma前发生了两期显著的挤压变形或构造抬升。这两期构造变形的证据均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表明30Ma前和10Ma前发生的构造变形事件具有大范围、准同期的性质。跨越上千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准同期构造变形意味着高原尺度的地质作用决定了青藏高原30Ma前和10Ma前两期快速隆升与侧向扩展。这两期构造变形奠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盆—山构造地貌格架,并使其成为真正地貌与构造意义上的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阶段的岩石圈对流剥离模型合理解释了青藏高原抬升与扩展的众多特征。印度与欧亚板块的汇聚使青藏高原岩石圈增厚,这将诱发高原地幔岩石圈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使加厚的地幔岩石圈遭受侵蚀,甚至最终拆离加厚的岩石圈,使其沉入高温软流圈地幔。与地幔岩石圈拆离相关的浮力加速地表抬升,增加势能,从而施加对高原周缘地区的挤压应力导致高原侧向扩展。(记者崔雪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73/pnas.2120364119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