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小米捐赠5亿启动“小米青年学者”项目 5年支持100所高校

   2022-02-25 光明网
74
核心提示:2月24日,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小米青年学者”公益项目,计划捐赠5亿元,分5年覆盖100所高校。

2月24日,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小米青年学者”公益项目,计划捐赠5亿元,分5年覆盖100所高校。本项目致力于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稳定支持在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鼓励他们潜心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小米捐赠5亿启动“小米青年学者”项目 5年支持100所高校

当天,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在京举行了签约仪式,北京大学成为“小米青年学者”项目的首个支持高校。

小米捐赠5亿启动“小米青年学者”项目 5年支持100所高校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博表示,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变化局势,北大在发展中始终强调和积极布局人才战略,小米重视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北大相契合,此次捐资体现出小米对人才作用的深刻理解,希望未来双方有更多机会共同携手,做出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贡献。

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徳表示,自己曾经在高校任教,深知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巨大热情。小米基金会希望激发和鼓励青年教师的创新动力,与各大高校分阶段深化合作,以小米微薄之力帮助青年教师、学者,促进学校在前沿技术研究上获得充足的支持,助力培养更多杰出青年人才,成为企业的创新之源。

据了解,“小米青年学者”项目首批支持的20所高校,也将在3月份陆续完成签约,均为在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化、电气、材料、机械工程、设计学、基础学科以及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等领域中表现突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据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马兰介绍,在支持模式与运作机制上,“小米青年学者”项目具有专项聚焦高校青年教研人才培养、资金用途不设限、长期支持等多项创新点,也有望为科技企业支持中国高校建设、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探索全新的公益参与方式。

其中,获选青年学者须为在高校任职的青年教师及青年科研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由各高校组织评选,从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者中评出,具体流程由高校自主安排;同时,获选学者可自行支配资金用途,无需任何报批,全力为青年人才专注于教学及科研工作排除后顾之忧。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而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意义更为重大。去年9月举行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今年1月最新公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完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大量涌现的体制机制,挖掘培育一批具有学术潜力和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

过去三年以来,小米集团和小米公益基金会主要围绕科研、教育领域开展捐赠,重点聚焦青年人才的培养。此前,小米基金会曾捐赠清华大学,共同设立“小米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基金”,后续宣布在“十四五”期间投入5亿设立“小米奖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和家境困难的学生,分5年覆盖100所高校,同时还启动了体育发展人才培养的公益探索,通过设立“小米体育奖学金”,资助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

随着“小米青年学者”项目的启动,小米在青年学生、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等人才培养公益活动上,计划捐助总金额已超过10亿元。

没有顶尖人才,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近年来,小米集团通过技术人才百万美金大奖、青年工程师奖励计划等多项人才激励措施,全力将小米打造成工程师向往的圣地,仅在去年7月份,就有近700名小米青年工程师获授1604.2 万股的股票激励。2022年,小米集团还将持续招募5000名优秀的青年工程师,并会继续推动“青年工程师股权激励计划”,给优秀的工程师们提供最好的报酬。

未来,小米集团和小米公益基金会未来将持续关注科研、教育领域,积极探索更多支持青年人才培养的公益捐赠方式,全力支持中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为培养优质科技人才贡献力量。(吴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