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3月1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5周年之际,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召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研讨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强力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打造“四中心一智库”,全面塑造中国农科院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吴孔明介绍,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在接管原有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上,设立了7个大区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和一批中央级农业专业研究机构。其中,1949年4月份组建成立的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此后,为统一全国农业科研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1957年3月1日,中国农科院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宣布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农业科研事业走上了统一部署、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农科院成立65年来,始终坚持农业农村科研国家队定位,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农科院培育了超级稻、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高产大豆、优质甘蓝、大通牦牛、高山美利奴羊、北京鸭、白羽肉鸡等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动植物新品种。通过品种推广促进迭代升级,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推动粮食单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亩产69公斤增长到近400公斤贡献了力量。攻克了作物高效栽培、旱作节水、黄淮海中低产田改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装备设施等一大批关键技术。系统建立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发体系,为彻底消灭牛瘟、牛肺疫,有效控制猪瘟、禽流感、口蹄疫、马传贫、非洲猪瘟,防范化解畜禽养殖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65年来,全院累计获得重大科技成果6600项左右,获国家科技奖励348项。
吴孔明表示,打造“四中心一智库”是新时期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追求。
一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要坚持以解决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中的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做强优势长板,补齐短板弱项,力争突破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前沿技术、底盘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夯实建设农业强国的科技基础。
二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要围绕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特色农产品富民兴村的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覆盖上中下游、融合一二三产、兼顾软科学与硬技术,按照创新创业创造“三创一体”的要求打造一流创新团队,跨研究所、跨领域组织开展技术配套研发、集成创新和转移转化,强化科产科企深度融合发展,提高科技供给质量,扩大科技供给数量。
三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中心。要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和人才强院战略,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和后备科技力量,建强科研、管理、支撑、转化四支队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形成“四纵四横”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发展体系。
四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要坚持开放办院,努力成为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战略中坚力量。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主动融入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治理,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开展重大任务协同攻关,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跃升。
五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高端智库。要汇聚一批高水平战略研究人才,建设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平台,不断强化战略咨询能力,引领和带动全国农业农村和农业科技战略研究,努力成为国家倚重、国际知名的农业高端智库,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创设和科技进步提供科学咨询和决策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