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澍呼吁,高校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传好“高中—高校”人才培养接力棒。这一建议,也为高等教育提了个醒。高校和高中要做好衔接,共同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
高中生正处在从未成年走向成年、初步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特殊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指出,高中要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这不仅是高中的责任。升学考试也是指挥棒。高校要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选拔计划,帮助高中开展适应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的教学改革。
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有提前接触大学课程的需求和能力。一些大学已经走进高中,开讲座,办夏令营,或者干脆开放部分教学资源。此外,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还共同组织实施了针对中学生的“英才计划”,遴选部分中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基本科研能力。
衔接的探索已经开始,不过,衔接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高校的参与也可以更加深入。
一般来说,高校可以尝试开放实验室、开放课堂,为高中生提供沉浸式了解专业的机会。高校也可以主动和高中合作,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系列大学先修课程,借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形式,让高中生根据需要自行在线选修大学课程,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对这部分学习成果,高校还可以进行科学使用和评价。
总之,高校不能再“坐等”基础教育为自己输送创新人才,也要有意识地将育人端口前移,主动出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环境、提供资源。高中和高校,要携手跑好这场育人接力赛,建好人才蓄水池。
张盖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