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去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了人才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那么,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培养高水平人才,实现人才发展目标?全国两会期间,围绕“人才”话题,代表委员和相关专家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与建议。
谁是“人才”?
当前,在谈及高水平科技人才时,常会出现“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等名词。那么,什么样的科学家属于“战略科学家”?什么样的人才属于“领军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认为,“战略科学家”就是科学素养深厚、格局宏大、视野前瞻,能把握学科发展态势,同时又有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科学家。
作为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他举例说:“就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基础研究来说,战略科学家在项目的提出、筹备、立项阶段,能根据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科学意义大、有前瞻性且具有可行性的项目。在项目建设和运行阶段,他们具备组织能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能力,在科研经费申请和管理、科研人才配置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统率‘科技大兵团’的领导力。”
张新民认为,在过去几十年,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缺乏重大原创成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战略科学家。
“中国天眼”的提出者南仁东和“慧眼”卫星的提出者李惕碚都是张新民心中最典型的战略科学家。
“大型科学装置基础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周期长、耗资大、社会关注度高。‘中国天眼’和‘慧眼’卫星从提出到建成均经历了20多年,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战略科学家都起到了关键决定性的作用。”张新民说。
作为来自科技型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认为,科技“领军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在企业,领军人才不仅要懂研发,还要懂应用、懂产业化,兼具科学家与企业家的能力。只有这种领军人才方能带领科技型企业走得更远。”
人才工作难在哪儿?
当前,国家在反复强调人才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时,也直面了人才工作中的诸多难题。
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与评价是人才工作的主要难题。
作为大科学装置的首席科学家,张新民认为,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项目经费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才培养。
“一方面,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与普通基建类似,不能用于支持研究生培养和博士后研究;另一方面,一些单位要求研究生毕业时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对于从事长周期的大科学装置研究的研究生来说,困难极大。”张新民说。
而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工作难在引人、留人和用人。“尤其是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吸引人才比较难,把人才吸引来了以后,还面临着如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问题。”郑月明说。
如何培养一流人才?
张新民认为,要解决人才,特别是战略科学家的培养问题,就要为青年人创造机会,培养、支持能提出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科学家。
同时,国家要珍惜和用好现有的战略科学家。“要加大力度支持战略科学家的工作,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引进、培养战略科学家的同时,充分使用好目前的这类人才,实行‘揭榜挂帅’制度,适当延迟战略科学家的退休年龄。”张新民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在全国两会的大会发言中也呼吁,要给更多青年人才配置优质科技资源。
“科研人员要更好地施展才华,离不开科技项目的支持,但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往往资历浅、前期成果积累少,争取项目和经费往往力不从心,即使申请到了项目和经费,一大堆与科研无关的事务又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提高对青年人才资助的稳定性和强度,扩大项目覆盖面,让更多年轻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事业。”钱锋说。
他还呼吁,让更多青年人才享有待遇激励。“应进一步改革完善待遇保障政策,让青年科学家潜心探索、扎根学术。同时,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精神激励,厚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土壤,营造尊重创新、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钱锋说。
在企业培养人才方面,郑月明认为,关键是要建立好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要让人才在企业中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一是要给出有吸引力的薪酬;二是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抱负的平台;三是对于创新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败,要有一定的包容度;四是要有好的激励机制,在研发成果形成工业化产品后,给予人才相应的股权等激励;五是为人才创造交流和不断学习进步的机会;六是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分阶段、个性化地培养优秀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郑月明说。
记者 倪思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