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2022-03-10 《群众》2022年第3期
30
核心提示:王秦: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

王秦: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抓住各类创新主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政策落实落地。江苏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拥有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5%,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2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

以加强顶层设计为突破口,着力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每年都要召开综合性会议或者出台重要文件进行部署安排,先后制定了一批含金量高、带动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和改革突破力度。2016年,制定实施科技创新“40条政策”,引导和动员各方面聚力创新,形成江苏的优势特色;2017年,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试运行启动,着力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全面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通道;2018年,颁布出台“科技改革30条”政策,最大限度解放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2019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专门设置2个科技创新考核指标,2020年增加到7个,在全省形成了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导向;2021年,出台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科技强省建设新征程、开创江苏创新发展新局面。

以优化科技力量配置为突破口,着力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机制。牢记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优化整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一是加强基础研究部署。支持顶尖科学家开展变革性技术探索,自主确定研究方向、设置研究课题、选聘科研团队、安排经费使用,对重大科学前沿或重大产业前瞻问题进行超前部署,支持35位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十三五”以来,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约2.4万项、安排国拨经费116亿元。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进行梳理,探索“揭榜挂帅”新机制,已初步形成“任务定榜、挂帅揭榜”“前沿引榜、团队揭榜”“企业出榜、全球揭榜”“需求张榜、在线揭榜”等四种模式,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技术竞争力分析报告中,参与调查的1346项技术,我国全球领跑219项技术,其中有33项在江苏、占全国15.1%。三是加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和集群化发展。“十三五”以来,累计组织实施706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带动新增销售超1600亿元、利润超200亿元。

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以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牢牢掌握产业发展话语权主动权为目标,集中力量打造标志性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在江苏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一是高标准建设江苏省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发布了全球首个骨干网级可编程交换设备操作系统,搭建世界首个360—430GHz太赫兹1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试验系统;姑苏实验室联合华为、腾讯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实施29个重大攻关项目;太湖实验室建成世界集成规模最大的海洋装备性能与总体技术试验设施群。二是高起点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累计完成33个光传输网络节点建设,启动首批开放试验项目征集;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首台全温加压单筒燃烧室试验台点火成功;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再获“戈登·贝尔”奖;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自主研发了世界首套田间大型移动表型舱。三是高质量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成功获国家批复,占全国总数的1/6;布局建设4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高性能计算应用、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特种合金等领域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方案已推荐上报至科技部。

以扩大科研自主权为突破口,着力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持续加大科技简政放权力度,能放宽的一律放宽,能简化的一律简化,能提速的一律提速。一是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全面推行综合预算、综合管理、综合评价,省级项目大幅简化科目数量,并可自主调剂全部预算科目,不受比例限制;采取经费包干制试点、制定负面清单等措施,赋予领衔科学家更大项目自主权;改变横向科研纵向化管理倾向,允许高校自主确定使用范围和标准。二是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省产研院等4家高校院所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工作,省产研院探索“团队控股”“拨投结合”模式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获得良好成效;南京工业大学设立社会服务型教师职称,为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教师提供了晋升通道;南京大学向“在校外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团队”赋予职务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投入专项资金设立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开辟了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新路径。三是组织实施减负行动。先后启动开展为科研人员“减负1.0”“减负2.0”行动,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完善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服务功能,大幅减少项目报表编制过程。出台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和经费使用管理等规定,进一步解决报销繁琐问题。全面开展“四唯”清理行动,全省共排查398个政策文件、152个资金管理办法、185个项目评审细则。

以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为突破口,着力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坚持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源头供给。一是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试验田”作用。深入推进项目经理、合同科研、混合所有、院企联合创新等市场化新机制,采取“总院+专业研究所”的组织架构,累计引进项目经理团队214个,布局建设专业研究所6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87家,转移转化技术成果6000多项,衍生孵化1100多家科技型企业。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等2项改革举措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年度任务清单。二是发挥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作用。联动65所高校、40家科研院所及800多个专业机构共同搭建科技资源服务共同体,打造开放共享体系。通过构建科技资源平台,重点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孤岛”问题,目前已集聚5大类科技资源信息超4.5亿条。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三是发挥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搭建全新技术转移生态环境,服务产业升级和创新,规范挂牌、公示、拍卖等公开交易流程,建立公示挂牌跨区域协作机制。截至目前,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累计挂牌科技成果316项,金额3.1亿元;挂牌成交项目51项,成交金额1234.54万元。

以支持基层改革探索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坚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把握好统筹推进和基层探索两个动力源,从区域、设区市、县(市)、园区等多个层面积极推进改革试点,为全省提供有益经验。一是区域层面,苏南自创区率先出台一体化实施方案,建立“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服务中心”一体化工作推进体系,发起成立“苏南高新区一体化发展联盟”,统筹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太湖湾科创带等建设,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二是设区市层面,推动设区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覆盖,数量全国第一。支持南京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三是县(市)层面,组织制定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指引,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企业创新积分制”,常熟市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办公室”,海安市出台《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5个县(市)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四是园区层面,推动高新区“争先进位”,组织实施“百城百园”行动,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居全国之首,成为首个实现国家高新区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苏州工业园区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来源:《群众》2022年第3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