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进一步推进种业振兴?3月6日,住琼全国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厅长谢京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种质资源引进和保护,要充分发挥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作用,建立种质资源引进绿色通道,加强种质资源引进中转生物安全防控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快组建种子国家实验室,打造“南繁硅谷”种业创新策源地;建立全国统一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快实现共享利用等。
谢京认为,目前虽然我国加大了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力度,进步很明显,但仍有差距。一是引进的种质资源不多,国际种质资源比例低。二是我国种质资源鉴定多分散在各科研院、高校等单位,利用率不高。三是全国统一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尚待建立。四是高水平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亟待建立健全。通过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国内的市场优势,吸引国外优秀的品种资源集聚海南自贸港。
谢京建议,一是加大种质资源引进力度。充分发挥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作用,建立种质资源引进绿色通道,加强种质资源引进中转生物安全防控设施建设,探索加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审议通过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加强与种质资源起源地及多样性富集国家的国际合作,加大国外种质资源惠益分享与引进力度。二是加快组建种子国家实验室。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牢固,种业存在诸多“卡点”,加快组建种子国家实验室迫在眉睫。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海南自贸港的独特优势,建设种子国家实验室,打造“南繁硅谷”种业创新策源地,针对种质资源开展全基因组扫描分析,精准鉴定基因型等研究,建立种质资源的基因辞海,深度发掘关键基因和等位基因,为种业科技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提供根本保障。三是全国统一的种质资源数据库与资源检索平台。依托种子国家实验室,建立全国性种质资源数据保存分析查询平台,实现特色和优异资源多年多点表型以及基因型信息的存储、整合、分析和查询;完成种质资源性状和基因型数据输入、标准化和安全保存,整合多组学数据实现数据检索;通过组学分析技术集成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服务,使种质资源数字化,做到种源的追溯,建立种子创新惠益共享机制,实现以技术的手段解决由于种质资源分散、碎片化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