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张晓华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就一定要爱中国,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中国,如果没有对中国的土地、文化、历史、人民的那种朴素的情感,就谈不上爱国。”
——李恒德
新中国核材料科学的开拓者,金属离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驱者,中国生物仿生材料的推行者……诸多头衔汇聚之处,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不过,他更喜欢“李先生”这个儒雅的称呼。
“去美国之前,我就打定主意要回国。”1946年4月,年少时饱受求学与求存之苦的李恒德登上前往美国的“凤凰号”运输舰,开始留学生涯,也开启了一段淬炼党性的征程。
“我加倍努力学习,希望通过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和更新我在国内大学学到的知识。”努力有了回报,李恒德在国际上最早阐明铍的脆性机制和本质,使铍金属日后成为航空航天、电子、核能等领域无可替代的战略金属材料。彼时,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美国方面已经注意上我了。”1950年冬,正在李恒德计划完成学业便回国时,美国移民局找上了他,8小时的疲劳审讯没能发现他“违法”的线索。接下来就是“踢出”课题组、停发薪金、没收护照、威逼利诱、发布禁令、入户搜查…… “我以为这是逮捕我的前奏,但是并没有。”
这是他在美国最孤独、最难忍受、最痛苦的一段日子,没有人敢理他,他被彻底孤立了。
要完成学业!要维持生计!更要争取回国!
“即使关进监牢,我也必须同美国斗一斗!”作为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创立者之一,他和十几个朋友着手建立组织和队伍进行抗争,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新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向美国总统、国会议员、一些群众团体和各大报社发送公开信,争取美国进步力量的同情和声援,“为了安全,我们没有通过邮政系统,而是自己投送”。
“我们胜利了!”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自1954年盛夏开始,美国陆续取消了对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限制。
李恒德回忆:“当我到达北京时,正好是1955年的元旦。这个日子好记得很,太美妙了!”
甫一归国,他就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工作。鉴于他在研究金属铍领域的成就,他受组织委托筹办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材料专业。
“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人,工作经历并不多,创造性的成果也不多,而且才30多岁……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只能尽力不辜负组织对我的重托,把这个专业办起来。”
尔后,数十载宵衣旰食,李恒德培养的近千名核材料人才从此出发,极大地支撑了我国的国防与核事业。
知天命之年,他在国内最早研制出二氧化铀微球,提出并主持我国锆合金管材的氢化物分布研究;耳顺之年,他进入研究金属离子束表面改性的新领域;古稀之年,他又瞄准了天然生物矿物和仿生材料研究。
“学材料的人,应该知识面很广。这个‘广’不仅是知道,而且是要‘懂’,更重要的是要去思考和联系,正确地向深处去理解。”他的言传身教对材料系的学生们影响很大。
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生物,李恒德跟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开拓创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多个领域的发展。但他始终将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党和国家的信任,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把自己当作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教育者。
所谓“心怀国之大者”,对于李先生,就在于“我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液,我就是喜欢中国”!
院士小传:
李恒德(1921—2019),核材料、材料科学专家,我国核材料、金属离子束材料改性科学技术、生物仿生材料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主席。在国际上最早阐明铍的滑移、孪生和断裂机制;在国内首次利用溶胶沉淀法研制出UO2燃料微球,利用带电粒子束研究材料的辐射损伤效应;深入研究堆用锆合金包壳管中氢化物取向分布和轧制工艺及织构的关系。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出版专著2本。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扫码进入《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专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