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日报】从“巢湖一号” 看“星”途征程

   2022-03-15 安徽日报12版
89
核心提示:这是一张神奇的照片,湛蓝色的画面上斜卧着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巢湖北岸星罗棋布着合肥市区建筑和道

这是一张神奇的照片,湛蓝色的画面上斜卧着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巢湖北岸星罗棋布着合肥市区建筑和道路,西南岸边是大片沃野良田,峔山岛和孤山岛犹如镶嵌在碧波中的明珠……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就是“巢湖一号”卫星。

3月6日,中国电科38所研制的“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在顺利升空一周后,成功获取巢湖影像,经解译、验证,图像质量良好,目前图像已存档并进行数据处理和专题应用服务。

“微波成像相机”迭代升级

成功接收到卫星下传的雷达回波数据,而后经处理得到高质量的SAR图像,即能证明“巢湖一号”卫星研制成功,也标志着它转入在轨运行测试阶段。据中国电科38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巢湖一号”2月27日发射入轨后,经过姿态调整、测控数传开通、能源系统检查后,雷达正式开机成像,下传目标区域图像。经卫星地面系统快速处理,数据一经下传便即刻成像,从图像效果看质量很好。

据科学家介绍,“巢湖一号”的工作原理就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波成像相机,以微波代替传统可见光来拍照。卫星把微波发射到地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微波信号,通过处理得到图像。用这种“相机”对地球拍照时,相当于人们处于太空的视角看地球,在地球上空几百公里的高度,看的面积自然就很大,同时也不受地域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实现“想拍就拍”。

正式进入工作状态的“巢湖一号”具备区域多点目标的连续成像能力、精密定轨能力、在轨成像处理和AI处理功能。依托SAR遥感卫星全天时全天候稳定获取遥感影像的特点,“巢湖一号”还具备6小时应急成像能力,与“海丝一号”组网观测,可以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可靠的SAR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为我国自然资源、防灾减灾、形变监测、安全管控、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提供服务。

欲织“天仙星座”空天信息网

“海丝一号”是由中国电科38所提供SAR载荷的我国首颗商业SAR遥感卫星,于2020年12月发射升空,已经在苏伊士运河堵塞、斯里兰卡海域船只大规模溢油、河南洪涝灾害等多个场合大显身手。今年年初,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并引发局地海啸。火山爆发后,由于互联网和通讯网全部中断,汤加全国失联。“海丝一号”利用全天时、全天候直接穿云透雾的成像优势,第一时间对该国首都努库阿洛法等重点区域编制应急观测计划,并分别于当地时间1月17日1时、1月18日0时,连续两晚成功获取汤加王国首都努库阿洛法地区与汤加王国洪阿哈阿帕伊火山地区的灾后SAR卫星影像。

相比“海丝一号”,“巢湖一号”进一步优化了卫星平台和雷达载荷设计,使得卫星在成像幅宽、分辨率、最大成像时长、数据传输、轨控等核心能力上均有了显著提升,并增加了区域多点目标的连续成像能力、精密定轨能力及在轨AI处理功能。

“巢湖一号”还肩负着首发的重任。去年9月,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上,中国电科38所发布了我国“天仙星座”计划。该计划由96颗轻小型、高性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部署在多个轨道面,构建起一张空天信息网。“天仙星座”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高时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的效果,为用户提供及时、精准的监测服务,实现有“感”而发、随“星”而动的一键式服务体验。“巢湖一号”正是“天仙星座”计划的首发星,其应用需求由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提出,中国电科38所为载荷总体。

抢占空天信息产业新高地

“巢湖一号”的成功投用推动了“天仙星座”的加快成形以及SAR数据行业应用,也助力合肥市乃至我省打造空天信息产业的新高地。

伴随着我国对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空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和我国实现科技赶超的重要产业阵地,也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的新兴产业形态。空天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卫星制造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中游的卫星运营、下游的数据应用服务等。

“十四五”期间,我省已经明确将聚焦空天科技等领域,力争取得若干“从0到1”重大原创性成果。去年7月,安徽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意在谋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而作为国家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之一的合肥,在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推动空天科技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形成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合肥将加速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参与布局深空探测、卫星遥感等国家重大工程,加快形成覆盖上游卫星平台及载荷制造、中游地面设备制造、下游数据应用完整产业链,涵养“空天系”产业生态,打造产业新地标。自去年11月开始,国内空天信息产业头部企业落地合肥的步伐也明显加快。2月28日,“空天信息与数字地球创新峰会”在合肥召开。会上,4家公司正式签约,未来将助力合肥加速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新赛道。

目前,在上游卫星载荷制造方面,合肥依托中国电科38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已组建起专业的航天装备研制队伍,具备航天产品设计、制造、集成、测试、服务能力。在中游地面设备制造方面,合肥拥有四创电子、北方雷科、若森智能等知名企业,以及北斗导航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近10家研究机构,具备卫星通信、导航终端研制和生产的能力。在下游数据应用方面,合肥拥有覆盖广泛的各类信息服务,特别是以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讯飞数码、航天宏图、北方雷科、四维图新等为代表的企业已形成基于空天数据的应用生态。

茫茫太空中、漫漫星程里将会留下越来越多安徽的身影,跑上“星”赛道的安徽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记者 陈婉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