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将启动实施学科建设“811”工程 建强10个冲击“双一流”的潜力学科,培育10个左右后备力量学科

   2022-03-25 山东发布
42
核心提示:3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加强人才

3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社科大省。请问,我们如何发挥好这方面优势,培育造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大家?

孔繁轲:

正如您所说,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社科大省。省委对社科领域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强调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不可或缺,社会人文领域人才与科技人才同等重要。目前,全省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10万余人,总量居全国前列。但社科人才结构还不尽合理,特别是国内外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较少,人才引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山东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较优势,以建设社科人才高地为目标,以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为支撑,加大重点领域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引育力度,推动出成果、出名家、出大师。重点在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机制创新激活一批。编制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创新举措,制定推出未来几年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的具体目标和举措,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特殊性和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二是规划评奖引领一批。充分发挥省社科规划课题“统”的功能,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扬优势、重特色、扶冷门,支持双一流学科、传统优势学科队伍建设,推出更多领军人才。充分发挥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导”的作用,优化评选办法,进一步树导向、推成果、育人才、出名家。同时,突出青年群体,在省社科规划课题评审立项及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中,着力向中青年倾斜,进一步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

三是人才工程选育一批。深入实施齐鲁文化人才工程,做好国家高层次人才选拔推荐工作,加大泰山学者工程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社科优秀人才和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的资助奖励力度。启动实施山东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11”工程,遴选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大家、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同时,实施引才引智计划,根据学科建设和实际需要,精准引进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国际传播、考古等方面高端人才。

四是平台阵地汇聚一批。充分发挥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重点平台引领带动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新型智库、文科实验室等平台的支撑功能,通过联合攻关、跨界合作、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聚力培养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中宏网记者:

如何发挥好高等院校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仲红波: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是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加快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目标,必须大力推动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用好高校主阵地,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学科平台,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我们将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夯实支撑载体,提升基础研究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一是创新“双高”建设机制,推动政策倾斜,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高校引才用才环境,激发高校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二是启动实施学科建设“811”工程,在实施“双高”建设基础上,厚植已有的数学、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国家一流学科竞争优势,建强10个冲击“双一流”的潜力学科,培育10个左右后备力量学科,重点打造学科发展的“尖刀班”和“突击队”。三是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遴选支持第三批高校,逐步实现应用型大学建设省属本科高校全覆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项行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

二是打造职教高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我们将以部省共建国家职教高地为依托,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一是全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吸引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二是全面推进高水平学校建设计划。紧密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产业,聚力打造15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10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和300个左右特色化专业(群)。三是全面推进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计划。力争全年培训超过300万人次,打造产业工人队伍的“生力军”。四是全面推进“万名工匠进校园”计划,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行动,造就一批职业教育领军人物。

三是打造名师团队,夯实人才自主培养的基石。我们将聚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人才“三个重点”,优化形成以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齐鲁系列三个层级、梯队合理的教育人才工程体系。一是聚焦领军人才突破。针对我省领军人才数量相对偏少、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将重点实施“筑峰计划”,建立高校重点培育人选库,整合资源保障,给予重点支持;扎实做好“请进来,走出去”,助力扩大学术影响,培育造就150名学科领军人才。二是聚焦学科带头人培育。以泰山学者工程为牵引,优化遴选机制,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学科发展,坚持创新导向,突出立德树人,遴选培育教育特色的高校泰山学者。同步实施“教学名师计划”、“研究生导师队伍领航能力提升工程”等,举办泰山学术专题论坛、泰山学术沙龙等系列活动,培育500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精英。三是聚焦青年人才引育。坚持引育并重,搭建高校“组团引才”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举办“青年学者泰山国际论坛”,集聚海内外青年人才,“十四五”期间全省高校培养引进青年博士2.3万名,每年遴选支持1000名“齐鲁青年学者”,夯实拓宽教育人才队伍的塔基。

2022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健全完善高校人才“引、育、用、服”机制,全力打造新时代教育人才集聚高地,进一步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擦亮教育人才引育的山东品牌。

山东科技报记者:

如何加快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潘 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强队伍、抓改革、扩产出,新入选国家级人才数量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人才支撑。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分类实施科技人才引育专项行动,明确路线图,拿出硬措施,形成政策包,集中优势资源抓突破。

一是抓体系建设,锻造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将重点引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着力构建塔式科技人才队伍体系。聚焦战略科学家,实施战略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按需支持,鼓励其领衔重大科技任务。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在科技发展战略、创新体系布局、重大项目规划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作用。聚焦科技领军人才,优先支持其牵头创建重大创新平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组建团队,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聚焦青年科技人才,深入实施省“海外优青”项目,常态化引进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将省自然科学基金对40岁以下青年人才支持比例提高到60%,对海外TOP200高校院所青年博士来鲁创新创业的直接给予省青年基金项目。在重大科技项目中设立技术副总师,专门培养35岁以下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在省科技奖中设立青年科技奖,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二是抓平台支撑,放大人才磁场效应。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配置,深入开展实验室体系重塑攻坚行动,着力构建1家国家实验室、30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30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的“1313”实验室体系,积极争创盐碱地综合利用、体育等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实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零”的突破。今年再布局3-5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3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3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打造更多战略科技力量,加速集聚更多高科技人才。依托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新“三大院”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海洋大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载体,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全力争创济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我省建设全国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三是抓放权赋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我们将依托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深入实施揭榜制、赛马制,全面实行技术总师负责制,赋予技术总师更大的团队组建权、考核激励权和资源支配权等,鼓励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全面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赋予人才更多经费管理自主权。深入推进科技奖励“悬赏制”改革,对取得重大突破的人才团队实行定向奖励。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