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开发区建区30周年的喜庆之年,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开发区科技人才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江海联动新结点,科创引领新示范”三大愿景,以科技创新“问题导向”和人才服务“需求导向”为中心,优化科技与人才资源配置,补短板、强弱项,逐梦“二次创业”,全力登攀科技人才事业的新高峰。
一、“吐故纳新”,为登攀新高峰夯实效能建设
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和党员冬训工作为载体,动员科技人才队伍锻造过硬作风、练就过硬本领,在二次创业的征程上比学赶超、争优创先,以更强能力、更高效率当好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热血尖兵。查摆聚焦,革故鼎新。过去一年,科技人才局在科创项目招引、高端人才集聚、平台载体优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围绕“十五个聚焦十五个查摆”仍存在能力作风建设不紧不实的问题,导致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创新发展研究不深、平台承载能级不高、运营体制机制不畅等亟需改进的不足和短板。为进一步打造“敢思敢想”“敢试敢闯”“敢做敢当”的科技人才队伍,以党员冬训为重要载体,突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部门团建、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部门同志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学深悟透,解放思想。在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围绕能力作风建设“为什么”“差什么”“做什么”等三个方面,聚焦科技人才局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形象,高标准、常态化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升部门主责主业核心战斗力,进一步营造转作风、强本领、勇担当的浓厚氛围,画好效能提升“同心圆”。
二、“破茧成蝶”,为登攀新高峰强化体系支撑
当前开发区科创事业的发展面临科创载体发展模式尚未有效构建、管理方式仍停留在物业管理阶段、科创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尚未有效形成等难点问题,科技人才局聚焦能力提升,鼓励思维“破圈”,探索建立和执行精准务实新发展机制,以求更好地推动科技人才工作“出圈”。一抓指标推进。科技人才工作直面多项业务考核,针对重点考核指标,做到明确目标、提高标准、优化路径、倒排节点、落实举措,在科创项目招引培育,高企申报认定、研发费用投入等短板指标上提前谋划布局,制定攻坚清单,广泛开展调研,形成有效协同推进机制。二抓合作对接。在冲刺首季“开门红”动员会上郭书记指出,科创工作要更大力度对接沪苏,为建立对接合作机制明确了方向。围绕拓展跨江合作,深化与上海、苏南先进园区精准对接,通过组建产业发展智库、深化科技服务合作等形成工作合力,为打造跨江融合示范区贡献积极力量。三抓管理运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深入学习借鉴苏南先进园区模式,谋划组建园区专业科创运营团队。始终坚持顶层设计,选优工作力量,提升综合管理意识,对开发区自有自营科创载体的建设运营、招商服务、投资开发等工作进行扎口管理,形成定位清晰、职权明确、分工合理的工作机制。
三、“筑巢引凤”,为登攀新高峰注入发展动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需要科技人才干部队伍发扬创新作为、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科创引领、完善政策保障,更快速度推动科创平台载体建设。优化政策供给,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政策是保障。要进一步系统梳理、研究完善保障科技人才体系高效运转的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一是围绕科创项目招引,在认定细则、土地保障、租金补贴、贡献奖励、引荐奖励等方面,对政策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二是围绕人才发展和创新创业,通过修订政策意见,形成创业人才梯度资助机制。完善平台体系,形成人才集聚磁场。一方面,全速打造科教核心,全力做强创新引擎。高质量、高标准设计謇公湖科教城,精心打造科创要素和生活要素相融合的高辨识度科创社区,形成环謇公湖科创带。另一方面,围绕特色产业精准布局,进一步优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链条,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平台载体,形成科创研发-孵化转化的完整创新链,进一步放大国家级开发区大平台的独特优势。
作者: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人才局 解建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