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拆水星物质为未来居住打造戴森球能量

   2012-09-26 腾讯科学
29
核心提示: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估计在未来数百年内地球上的人口密度将达到每平方英尺一人的水平,同时对能量的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估计在未来数百年内地球上的人口密度将达到每平方英尺一人的水平,同时对能量的需求也呈现指数式增长,如果按这样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人类消耗的能源未来将超过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假使外星智慧生物存在,对能源的需求会是银河系各文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宇宙智慧文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解决方案是对行星系统进行殖民统治并获得空间资源,其中一项令人生畏的方法是在太空中建立能量收集集合体,然后生活庞大的能量体之中。

  科学家设想的戴森球能量体,通过拆卸行星物质形成中空结构以收集恒星能量

  英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1959年提出了一个关于外星高级文明可能隐藏在其建造的轨道能量体之中的可能性猜想,这就是被称为“戴森球”的奇异外星轨道建筑。通过构建一个环形世界将类似太阳的恒星包围,可提供超过地球表面积近六亿倍的生存空间,将太阳能量几乎全部吸收利用,科学家根据计算发现由此可获得4乘以10的26次方的能量。

  弗里曼·戴森提出的智慧文明收集能量的环形世界受到了1937年奥拉夫·斯特普尔顿的科幻小说《恒星制造者》的影响以及1927年约翰·德斯蒙德·伯纳尔著作的启发,此后这样的能量环形结构也被称为伯纳尔空间栖息地。戴森球的外壳仅为几英寸厚,依靠特殊强度的材料制造,球体本身被设计成可自行旋转的模式以获得人造重力场,球体半径为恒星至周围可居住带的位置,这样可保持宜居的温度环境。

  为了避免戴森球外壳体出现动力学应力作用,球体可能呈现离散式的分布并组成能量收集星座,附于了独立运行的轨道,就如同舞会上的玻璃球形镜面。对于高级外星文明而言,可通过太阳帆动力或者离子发动机进行戴森球星座的精确轨道定位。有研究人员提出可打造出一个条状分布的戴森球,即并非将恒星完全包裹住,而是类似年轮状的条形覆盖恒星的球状表面,这样的能量收集体可通过拆卸水星物质打造而成,但问题是摧毁一颗行星所需的能量极大,超过了美国每年能源消耗的一千亿倍,那这些能量从何处获得呢?

  科学家认为可以分阶段建造简化版的戴森球,通过阶段性的建设边收集能量边拆卸水星。打造如此庞大的空间工程必须由大量的机器人军团执行,外星智慧文明将需要一些资源来建造更多的机器人以完成戴森球能量体的建造,庞大的轨道工程建设周期将花费数个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收集到更多的能量。目前的天文数据库中已经存在了关于戴森球特征观测依据,比如这样的空间结构会在红外波段上吸收和重新散发出恒星能量,从地球上观测时就会发现戴森球外层壳体的温度将会降低数百华氏度。

  科学家建立的银河系红外巡天数据库可检测到此温度范围的恒星,但探测到外星智慧文明的超级能量体也需要另外一些线索进行支持,或许一个不寻常的光谱特征并不会在一个被尘埃笼罩的年轻恒星中发现,而一个复杂的、重复波动的亮等特征很难用常规的环恒星动力学体系进行解释。假如发现了一个确凿的关于戴森球能量收集体的证据将告诉我们一个智慧生物的发展能力是不存在限制的,在充足的发展时间和坚定的毅力可掌握物质和能量的规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