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4·13”监督检查
抓整改 见成效
以“4·13”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加快制度集成创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海南日报三亚4月10日电(记者周月光 通讯员赵雅婧)“我们从去年12月开始正式运营,到今年3月底,已经引进孵化了30家农业科技企业。”日前,在崖州湾科技城里,崖州湾国际农业科技孵化器副总经理张博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企业不仅能够迅速落地,而且能够高效开展科研工作。
崖州湾国际农业科技孵化器运营团队只有9人,如何做到在4个月时间里就引进孵化30家科技企业?秘诀之一就在于崖州湾科技城“城小二”。
“‘城小二’可一对一为企业贴心服务,融资可以找‘城小二’,用地可以找‘城小二’,招聘人员可以找‘城小二’,甚至办食堂饭卡也可以找‘城小二’。”张博说,因为有“城小二”,企业不用操心业务发展之外的事,能够把所有精力都用来发展业务,也更愿意入驻崖州湾科技城。
如今的崖州湾科技城已发展为科技创新高地,但就在一年多前,崖州湾科技城还存在签约企业落地率不高等问题。2020年11月,省委“4·13”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三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暗访式、体验式监督检查。
“存在政府权限下放仍未完成、市场主体登记与信息化项目审批等行政审批事项仍未下放、‘规划代立项’执行不到位,部门间壁垒仍未打通等突出问题,导致签约企业落地率不高,园区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2021年初,“4·13”监督检查组向三亚市委反馈问题情况,其中就包括了崖州湾科技城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亚市委对此高度重视,坚持把落实自贸港建设重点工作任务与推动“4·13”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园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承担着国家深海科技创新和南繁种业创新的重大使命。针对“4·13”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主动认领、压实责任、立行立改,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园区营商环境问题根本上还是由于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对此,我们从制度入手,先后围绕工单管理、收受礼品登记处理、投诉举报、督查督办等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以制度完善推动作风改进和效能提升。”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为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崖州湾科技城建立民情民意诉求平台“数字化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热线961961,上线“吐槽大会”小程序等诉求受理渠道,解决大家在食堂用餐、商业配套、交通出行等方面的诉求。
“我们把‘4·13’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既督促‘当下改’,对三亚崖州湾科技城‘4·13’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又突出‘长久立’,注重从体制机制上、根子上解决问题,通过扎牢制度笼子确保问题整改走深走实。”三亚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解决行政审批事项未下放、“规划代立项”执行不到位、部门间壁垒未打通等问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配套出台了《行政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制度(试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一步优化明确办理规划和施工许可实施意见(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承诺备案制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深化落实极简审批要求,极大提高项目落地投产进度,有效降低园区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推动营商环境优化,需要拿出“店小二”精神,贴近市场主体、主动靠前服务,紧紧扭住实际问题发力。张博提到的“城小二”,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一支专职服务队伍,变管理者为服务者,放下身段、对接企业,确保企业反映诉求渠道通畅,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精确度,以温情服务真正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应”。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正推动园区建设超常规发展。2021年,崖州湾科技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69亿元,超额完成投资任务;实现税收17.84亿元,同比增长91%。目前,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3家,世界500强企业17家,外资企业78家。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崖州湾科技城将继续以“4·13”监督检查问题整改为契机,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地区经验,举一反三,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打造种业创新高地和深海科技创新高地,助力实现海洋强国梦和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