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22-04-08 海南省科技厅
35
核心提示: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近两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绩亮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近两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绩亮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值、营收均大幅增长,在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已形成产业聚集发展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明显竞争优势。

发挥政策优势,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创新赋能

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充当全面开放的新引擎。海南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在畅通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发展方面,具有天然地理优势。应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优势和产业政策导向效应,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应用,积极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起跑线,主动向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高端攀升,为价值链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国际梯度转移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提供便利,依托“内源性创新+外延式创新”双路径创新模式,加快吸引和聚集全球高端产业。

建设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创新中心。用好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和东南亚国家形成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扩大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放合作,加快打造面向东南亚,拓展至RCEP成员国的区域创新中心。探索建立海南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提供成果发布登记、竞价和成交公告以及技术交易、转化辅导等专业服务。找准科技创新合作的契合点和关键点,在高新技术、科学研究等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航空航天、深海资源、种子科学方面,通过协同创新基金,共建联合大学,共享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方式,打造创新平台,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产业升级。通过创新赋能,强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研基础投入,提高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研发投入大、沉没成本高、技术资产贬值速度快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于初创阶段的小企业是不能承受之重。为此,政府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中,应当扮演好引导、鼓励、扶持的角色,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培育、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海南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中关村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聚集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共享知识技术溢出成果,降低研发创新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海南要抓住自由贸易港契机,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小型科创公司向产业园或具有比较优势的特定区域聚集,通过知识及技术外溢、产业链嵌入等传导机制,形成知识密集产业的规模效应,带动某一领域的集成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将研发机构或总部落户海南,促进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向海南聚集,延长产业链,提高全岛科技创新水平。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培育潜在的创新企业。由于基础科学研究、原创性研发具有一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对这类周期长的基础性研究以及非线性跨越式原创性创新,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攻关作用。对于有对标参照物且属于竞争性成熟产品市场的研发创新,应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引导鼓励企业进行应用型研发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和担保机构,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担保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扶持,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特色产业基地,通过政策、项目、资金协同发力来聚集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主动搭建平台,畅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科技资源的交互渠道,推动形成科研战略联盟,加强科研合作,攻坚克难,破解科研难题。

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构建更高水平人才治理新体系

国内外经验表明,创新中心的发展壮大往往与优质高等教育集群密不可分。硅谷、中关村科技园均如此。海南目前共有22所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数量与科研能力在国内排名不高,人才培养能力有限,难以支撑高科技产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教育对外开放,开创更高水平国际化教育新局面,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创新办学模式,赋予大学更多的办学治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国际型大学,加大力度引进国外顶尖高校在海南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鼓励高校面向全球自主招生。大量招收科学、技术、工程、生物医药领域的外国留学生,通过留学生奖学金制度、海外留学生计划、留学生兼职免税制度、留学生就业促进项目等方式,鼓励外国优秀留学生在海南就业,作为海南人才资源的重要补充。

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适应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产业工人,提高对技术的消化理解、模仿改进和颠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做到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模式,鼓励高校老师到企业挂职,高校和企业联合设立教育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

构建全球化人才引进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海南人才工作走法治化道路,为制度创新“赋权松绑”。鼓励指导企业引进使用国际人才,为需要引进外籍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提供政策指导和优质快捷服务,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注重减少限制,降低企业引才成本。进一步向高校、科研机构下放岗位设置、人才招聘、薪酬分配等权限,激发用人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科研人才争取承担国际科研项目。引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让专业猎头公司通过市场手段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难题。完善国际人才社区融入机制,努力营造国际人才与本地居民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引导形成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为国际人才及其亲属融入海南提供细致全面的配套政策和服务。对有卓越贡献的专家人才给予荣誉表彰,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和荣誉感,激发各类人才在海南创新创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