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亚太集团成功入选省工信厅DCMM贯标(我国在数据管理领域首个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首批试点单位,标志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我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步伐,努力培育形成工业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互为场景、互为基础、互为生态的协同应用体系,致力于为经济插上“数字翅膀”。
目前,我区已实施了71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引导90余家传统企业完成“上云”,参与企业运营成本平均降低两成,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向“智”而行
推动企业“上云” 提高生产效率
4月19日,昇兴(山东)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6条机械手臂分布在制罐生产线上,正在对裁剪的半成品进行提升搬运。“机械手臂服务于成品制造工序前段环节,可完全替代人工,这是公司智能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公司负责人张萌萌说。
昇兴(山东)包装2010年落户德州,现拥有20条成熟的生产制造流水线,主要产品是马口铁三片罐。2014年新厂搬迁后,在集团总部助力下,企业开始打破传统生产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目前已成功“上云”,完成了初步的智能化改造。改造涵盖了采购、生产、检验、销售、财务、仓储各环节,从原材料到产品生成入库,实现了全程智能追踪,全部数据互联互通。
改造后,昇兴(山东)包装尝到了“上云”的甜头。单以产品检测为例,企业“上云”之前,产品一次合格率为82%左右;“上云”后,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9%。按日均生产180万个三片罐计算,一年可节约返工费用近20万元。在张萌萌看来,智能化改造的益处不言而喻,从“制造”到“智造”,是不断进阶的过程,对一个企业来说,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前提是完成“上云”。所谓“上云”,指企业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的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流程部署到云端,利用网络便捷,获取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存储、行业应用、数据等服务,这对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降本提质增效大有裨益。
近年来,我区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基础,常态化推进传统企业“上云”,建立了“上云”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目前,全区90余家企业成功“上云”,仅2021年,新增“上云”企业 17家,其中,6家企业获“上云”奖补资金 27万余元,新增3家市级星级“上云”企业,分别获市级三星、四星、五星级。
搭台“唱戏”
拓展应用场景 提供升级方案
企业的快速“上云”与支撑平台紧密相连。如今,我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质优丰富,为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了支撑。
有资料显示:目前,有奥链工业互联网、百仕达、央联万贸、华锐科技、易罐云物流5家平台企业被评为省级数字经济平台(试点)。其中,奥链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市首家获批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的企业。
“我们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运营和推广,2019年,创建了‘互联网+产业链’的推广模式,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企业已荣获10余项国家级、省级称号。”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之田介绍。
2019年12月,我区与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建了“全区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业大数据平台”,平台于2020年8月投入运行,通过大数据云图,全区89家企业可全面展示经济运行情况。平台在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进行全流程数字化赋能的同时,还能帮助政府部门随时了解企业诉求、产业链运行情况。
最近,奥链工业互联网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在与我区企业的合作中,融合了工业电商和金融功能,形成了“一企一账号”“一链一平台”发展体系。目前,奥链平台入驻企业超3000家,交易额超50亿元。“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升级和智能化赋能需求,我们设立了开放创新、精准营销、智能生产、产融创新、智慧服务多个功能,做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为全区的‘上云’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王之田说。
近年来,我区每年筛选6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参与省级评估,看评估结果,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层次不断深化。“这证明了我们推动传统企业‘上云’成效初显。其实,无论对于‘上云’企业、对于奥链这样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还是对于全区经济发展,建好、用好云平台,就等于踏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区经济发展部企业管理服务科主管李军治表示。
“蓄力”支持
营造良好环境 构筑产业生态
智能改造如火如荼,平台企业加速聚集,在这背后,离不开我区高标准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全方位、全链条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本土企业德州乡盛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见证者。
“部门的支持,让我们极大降低了‘上云’成本。这其中,包括实打实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及定期的技术服务和上门指导。”德州乡盛食品有限公司企管部经理赵宁宁说。为大力推行智能化升级,2年前,乡盛食品启动了信息化项目改造,目前,企业成功获批市级“上云”奖补资金10万元,并将智能化升级成果,运用到了订单接收、产品分拣、配货、打包、发货等各生产环节。
借助“上云”,乡盛食品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且订单发货周期平均缩短2天,准确率提升到99.7%。“近年电商发展迅速,我们的产品现畅销于东北、西北、华北的10多个省区市,每日的发货量几千单甚至上万单。
针对企业特殊需求,经发部多次派出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带领企业技术骨干参观学习,现在我们对‘上云’技术运用得游刃有余。”赵宁宁介绍。
最近两年,全区致力于从“单项上云”向“深度上云”的进阶,专门制定方案,按照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云平台服务商积极参与、让利的原则,积极筛选搭建优质云平台和服务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寻找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为企业解决痛点、难点,点燃企业“冲上云霄”的热情。
具体包括,对当年度入选市级智能化改造标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 15 万元、 10 万元、5 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当年度为区内企业“上云”提供技术服务支撑的云服务商,服务企业 5 家内按项目投资额的 10%进行奖补,每增加 1 家,补贴比例相应增加 2%,最高至 20%;组织企业参加学习培训、考察交流,邀请行业专家讲授工业互联网知识,学习开展“上云”所需的关键技术。
“既要培育鱼苗,更要养护池塘。”李军治认为,企业“上云”过程好比“养鱼”,从前期的“育苗养殖”,再到后来的“池塘维护”,缺一不可。“在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既要注重企业和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更要重视构筑良好产业生态。未来三年,全区计划引进和培育3至5家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5个以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李军治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