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赶考路上 创新正澎湃——淮安市吹响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集结号

   2022-04-12 淮安市科技局<span style="bac
34
核心提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作为一项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全力以赴抓推进,让淮安跨越赶超的创新引擎更加强劲。”4月11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向全市发出创建动员令。

举旗定向,激情高涨。春日暖阳照耀下,淮安吹响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集结号,开启创新发展新征程。

下好“先手棋”  高位推进支持创新

创新催生蝶变,创新引领行动。今年1月,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支持全国25个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淮安位列其中。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既是对淮安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充分肯定,也为淮安城市转型、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早在2013年,淮安市就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8年来,淮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高点谋划、高位推进载体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引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体制改革等,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淮安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淮安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和《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制定研发投入奖补等配套文件,形成“1+1+10”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此外,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上均强调了科技创新赋能作用,明确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要求,将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纳入“十四五”规划中予以部署,确立“科创赋能、智汇淮安”的发展思路,将科技招商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组织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党政亲商会,举办2021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举行“创新16条”政策发布会,开展县区宣讲行等活动。

打好“组合拳”  多点发力解码创新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是一项增强实力、利在长远的系统工程。淮安系统谋划,多点发力,以“壮大企业集群、培养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载体平台”的创新培育理念,与创新企业形成创新共鸣。

一直以来,淮安市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发挥企业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主体作用,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撑,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完善人才激励服务机制,让各类人才发展有空间、干事有舞台,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舒适的营商环境、浓烈的“双创”氛围,让一批批科研人才在淮安找到了归属感。

创新要素的集聚,离不开平台和载体。在此基础上,淮安市把创新放在全市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落到实处,做强重大创新平台、做优特色“双创”载体,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要素保障、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创新引擎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中迸发澎湃动力,力争到2023年达到国家创新型城市标准。

抢抓“新机遇”  接续奋斗协同创新

当前,淮安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构建“333”主导产业体系。

成效好不好,数据最有说服力。2021年,淮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8%。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81家,是“十二五”末的2.4倍;技术合同交易额66.63亿元,是2015年的6倍,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排名70位。

“站在‘三个跨越赶超’的新起点上,市委、市政府把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让创新成为江淮大地的鲜明特质,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说,全市科技系统将聚焦创建工作,加快构建全域创新格局、推进企业创新发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重大创新载体,对标对表,苦干实干,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排头兵”。

迈入新发展阶段的淮安,创新突破之势,澎湃激昂。

来源:淮安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