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高新区(滨江)的“产业韧劲”再一次彰显。
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出炉,高新区(滨江)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和1.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2%,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12.1%。
作为杭州乃至浙江、全国高新区创业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杭州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列全国第五,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综合评价、创新指数、亩均效益、国高企数量等位列全省第一。
稳住经济基本盘,实现高密度、高基数之上的快增长……得益于高新区(滨江)的经济韧性和产业基础,得益于政区合一的体制机制优势,得益于企业和企业家们“十年磨一剑”的创新积累,高新区(滨江)在一次次考验中抱团迎战,在一场场风雨中掌舵领航,披荆斩浪。
4月27日,高新区(滨江)召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建设高能级战略平台 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锚定了未来发展的新航向——奋力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一体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效能治理样板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高水平建成“天堂硅谷·硅谷天堂”,全方位实现“世界一流·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做示范。
瞄准“六个新”,迈向“世界领先”
2021年中关村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杭州高新区自2009年以来始终保持全国高新区前十位,稳居“国家队”第一方阵,更是在2016年列入建设十个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计划序列。
作为“国家队”的“尖子生”,高新区(滨江)将如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合作与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在高新区(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调整2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该区明确提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发展目标,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基础中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推进。
加快推动产业格局重塑、发展动能重塑、发展模式重塑……具体说来,高新区(滨江)将瞄准“六个新”,即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科技创新取得新成就、产业格局构筑新优势、双创活力激发新动能、产城融合进入新阶段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从经济指标来看,到2025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260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火炬营收超过1万亿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高新区(滨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每年新引进人才不少于30000名。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6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80%以上。
此外,该区还将更新提升产业空间、增强城市复合功能、优化街巷空间环境,推进产城融合进入新阶段,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实践样板,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和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高新区(滨江)瞄准“世界领先”的目标也给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滨江放眼长远发展、视野宽广,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在大会元宇宙分会场,新华三集团总裁于英涛说,新华三乘此东风,已经制定了在2025年实现收入破千亿、利润过百亿的发展目标。“新华三将锚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一‘牛鼻子’,打造更多的硬核科技,带动滨江区上下游‘企业群’协同发展,加快在全国形成自主创新的‘滨江力量极’。”
此外,在大会现场,9个院企合作项目、人才团队和产业项目现场签约,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江北区块、特别合作园(区)等产业平台领下“军令状”。未来,高新区(滨江)将继续扛起高质量发展这面旗帜,向“世界领先”这个目标阔步、攀登。
坚持“四提一争”,树牢“一面旗帜”
前不久,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了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杭州高新区(滨江)排名全国第五,其中,“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和“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两个一级指标排名第三。可以说,作为“小块头”的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点,释放了澎湃动力。
2021年11月,科技部制定了《新时代国家高新区深化分类指导工作方案》,拟选取3-5家代表国家科技创新最高水平、全面领跑全球发展的领先园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杭州高新区拿出时不我待的勇气和担当,叫响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口号,抢抓国家省市的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改革破题为抓手着力突破发展瓶颈,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如何推进高新区(滨江)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努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引擎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高新区(滨江)提出,要做好“四提一争”——推进产业提档,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平台提能,打造协同联动、支撑有力的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企业提质,培育高成长新主体的生态群落;推进环境提效,形成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和制度环境;争创“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区”,持续擦亮杭州高新区最鲜明的产业品牌。
比如,在产业提档方面,该区将聚焦主导产业链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集聚链式成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在产业规划上,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多点突破、二次爆发,不断厚植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竞争优势,加快切入量子信息、元宇宙、下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等产业新赛道,形成一批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好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基础。
高新区(滨江)是企业成就梦想的创新创业高地,拥有市场主体8.43万家,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有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共同促成了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梯队和成长环境,接下来,高新区(滨江)将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企业做精做大做强,关注高成长新主体企业,打造一批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企业群落。对科技型创业企业,要深入开展“创业陪跑计划”,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全链条孵化体系,实施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奖励政策,今年力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突破130家,在孵企业突破3800家。
聚焦营商环境,用好“政策+服务”组合拳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正直面疫情所带来的更多考验,企业在危中寻机、拥抱变化,寻找弯道超车的机遇,高新区(滨江)也将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营商环境好不好,由企业和群众说了算,你们的点赞或吐槽,都是我们持续提升的动力。”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表示,该区将用好“政策+服务”的组合拳,带着真情实意,拿出“真金白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与企业一起,不断克难攻坚、开创未来。
在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该区发布助企纾困稳增长“十二条”,为市场主体提供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政策。
共克时艰是助企纾困稳增长“十二条”释放的强烈信号。比如,在“十二条”中,除了工业和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承租区属国有企业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的政策外,高新区(滨江)还发布了“给予停工企业房租补贴”“鼓励业主与租户共克时艰”等符合区情的“定制化”政策。
直面疫情,“十二条”也明确,在疫情响应期间,企业租赁物业所在位置被划为封控区、管控区的,将按直接影响停工天数给予企业50%的租金补贴,补贴价格最高1元/平方米·天,规上企业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规下企业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此外,为了加强对企业服务保障,让企业与人才能够安心发展,高新区(滨江)将继续践行“主动报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常态化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真正当好“店小二”。据悉,该区已经明确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三为党员干部下社区、企业固定走访服务日,并加强不定期走访活动。同时,健全跨层级联动机制、跨部门协同机制、跨事权集成机制,主动靠前、闭环服务,使服务方式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服务效果从“单次受益”转变为“综合提升”。尤其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要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解决”,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目前,“真金白银”正在护航市场主体以激发市场活力。据悉,该区集中兑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应退尽退、应缓尽缓,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今年4月,政策惠及超5.6万户区内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